[实用新型]注入空气用的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0752.8 | 申请日: | 199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入 空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向养殖用空气浮具、空气垫子等内部注入空气用的注入空气用阀装置,特别涉及下述的注入空气阀装置:在阀体上形成突出部,可向该突出部内注入空气,并在突出部的外面包覆弹性橡胶管,可使空气容易注入,又可防止注入的空气泄漏。
以往,这样的阀装置如图1所示,由外侧部件1、内侧部件2和橡胶板3构成。外侧部件1,其内侧加工有螺纹,安装于空气浮具A的内侧;内侧部件2通过螺纹装在外侧部件1内,其内部设置有多个通孔2a;橡胶板3被插在内侧部件2上,用于关闭或打开通孔2a。当注入空气时,通过内侧部件2注入的空气是经过通孔2a流入,由于空气的压力,橡胶板3如图1的点划线所示那样弯曲,由此可以注入空气。
但是,采用上述的现有技术,在注入空气后,空气浮具内的空气还会通过橡胶板的侧部而泄漏,所以难以维持设定的空气压力。因此,必须经常再注入空气,非常麻烦,特别是因异物等使橡胶板损坏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能注入空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空气泄漏、可经常保持适当空气压力的注入空气用的阀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注入空气用阀装置是可用于向空气浮具内注入空气的注入空气用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部分:
连接件,被热粘接在上述空气浮具的内侧面上,其内侧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形成阶梯状;
阀体,隔以衬垫被安装在上述连接件内,具有在内部开设空气通路的突出部;
橡胶管,包覆在上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上;
盖子,隔以衬垫被安装在上述连接件的顶端;
采用以上的结构,可防止注入的空气泄漏,从而能经常保持空气压力。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在从连接件10上拆掉盖子20的状态下,利用图中未表示的空气注入装置,向阀体16内注入空气时,由于流入空气通路13内的空气对橡胶管19施加压力,如图3的点划线所示,橡胶管膨胀,在突出部15的外周面与橡胶管19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气通路,由此可以向空气浮具A内注入空气。
当空气浮具A内具有一定的空气压力,且注入空气结束时,由于橡胶管19的弹性,该橡胶管19与突出部15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关闭了空气通路17,从而空气浮具A内的空气不会泄漏。
空气注入结束后,将盖子20拧紧在连接件10的螺纹部14b上,可防止异物从外部侵入阀体16内,同时,由于衬垫21a,21b与第一、二端部12、13上的压紧凸棱12a、13a紧密接触,而保持气密状态,因此可防止空气浮具A内的空气泄漏,使空气浮具A内经常保持一定的空气压力。
另一方面,欲要排出空气浮具A内空气的情况下,从连接件10上卸下盖子20和阀体16,空气将通过连接件10内部的通孔10a很容易地排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阀体内侧突出地设置突出部,在该突出部内开设空气通路,由于在突出部的外周面上包覆有橡胶管,在注入空气时,橡胶管因气体的压力而膨胀,从而形成空气通路,可以很容易地注入空气。注入空气后,橡胶管因其弹性而与突出部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可防止空气泄漏,可使空气浮具内经常保持一定的空气压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装置的组装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组装剖视图。
其中,10-连接件;12、13-第一、二端部;12a、13a-压紧凸棱;15-突出部;16-阀体;17-空气通路;18-止动凸起;19-橡胶管;20-盖子;21a、21b-衬垫;A-空气浮具。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图2和图3中,10是连接件,该连接件与热粘接在空气浮具A内面上的法兰盘11形成一个整体。
在连接件10的内部,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3形成阶梯状,在第二端部13的内外部,分别形成螺纹部14a和14b,在第一、二端部12、13上分别突起地设置压紧凸棱12a、13a。另外,在螺纹部14a的下部开设有通孔10a,以便能够排出空气。
另一方面,在设置于连接件10内侧的螺纹部14a上,螺纹连接有阀体16,该阀体16的大致中央位置有突出部15,在突出部15的内部设置有可使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17。空气通路17的一端与设置在阀体16中央部的凹部16连通,而另一端与突出部15的外周面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韩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后轮毂轴承防退丝螺母组件
- 下一篇:车用防盗反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