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穴疗围腰无效
申请号: | 93240949.0 | 申请日: | 199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2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民政厅假肢厂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F5/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6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围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假肢矫形领域中用于治疗腰部伤病的矫形康复器具。
腰部伤痛,包括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陈旧性骨折和腰肌劳损,腰韧带扭伤,慢性腰痛等腰部病症。通常除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外,最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就是使用围腰固定。
传统的皮制围腰的使用在我国假肢矫形器具和康复医学界已有历史。传统围腰对腰作局部固定,限制其活动,作用单一,另外,它对腰痛只起缓解作用,因而其疗效有限,同时还有前腹部过高,影响坐姿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支撑腰部的围腰,它不仅能够防止腰椎病变,而且它对腰部有关穴位能够进行按摩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穴疗围腰,它由带体及可将带体两端搭接的搭扣构成的,带体可围成与人体腰部体形相吻合的曲面体形状,其特别之处在于,带体是由后片、前左片、前右片及两侧松紧布构成的,其中前、后片为双层结构,夹层中有与人体腰椎排列方向一致的支撑条,后片中部有三根与上述支撑条排列方向一致的刺激条,刺激条上有与人体腰部穴位相对应的小凸状体,这些小凸状体由人体与带体相对运动时而不断地挤压各有关穴位,起着刺激并按摩穴位的作用,从而减缓和治疗腰痛。
根据中医理论和实际临床经验,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根刺激条,它们旨在对应于腰椎及其两侧分布着的21个穴位,即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脉,又由于人体骨格有差异,刺激条的长短,宽窄及其上小凸状体的间距设计制造成各种规格,刺激条与围腰后片之间既可以固定联接,也可以活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以围腰支撑,固定为基础,以穴位疗治为标志,辅以外敷药物,是一种治疗腰部伤痛和防止腰椎病变的理想康复器具,它与传统围腰相比,所具有的明显优点集中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在围腰背部设置了具有按摩等物理刺激作用的刺激条,它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穴位,而这种按摩只是利用了人体自身的活动为动力的,无需劳烦他人或增加其它动力源;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辅助药袋,它吊挂在围腰后部内侧,给需要敷药治疗时带来方便,药袋不用时可方便取下,由刺激条继续完成按摩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刺激条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示意出围腰的整体结构,围腰带体由后片(8),前左片(5)、前右片(2)及松紧布(1)构成,围腰由其上的搭扣(3)搭合后,两块松紧布(1)分别位于腰之两侧,这样可以方便人体向两侧弯动。后片(8)、前左片(5)及前右片(2)选用两层皮革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后片(8)夹层里有三根刺激条(6)居中间位置,刺激条(6)两旁各还有一个支撑条(4),另外,在前左片(5)、前右片(2)里也有支撑条(4),上述支撑(4)条和刺激条(6)与腰椎一致竖向排列设置。围腰带体围系在人体腰部且与腰部相吻合。
图2中,小凸状体(9)与板条(10)注塑为一体,它与具有弹性的撑板(11)叠合成一体形成刺激条。
小凸状体(9)可直接固定安装在具有弹性的撑板(11)上,而构成刺激条;另外,小凸状体(9)也可以是活动安装在具有弹性的撑板(11)上而构成刺激条,这种联接方式的优点在于有时只需按摩刺激腰部某个或某几穴位时较为方便,此时只要在与这些穴位相对应的刺激条(6)上安上小凸状体(9)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民政厅假肢厂,未经安徽省民政厅假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三轮摩托车的新的前后悬架组合形式
- 下一篇:便携式折叠铝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