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五燃料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0958.X | 申请日: | 1993-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俤;陈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红俤;陈传秋 |
主分类号: | F24C5/18 | 分类号: | F24C5/1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陆霖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气体燃料的装置,尤其是属于碳五燃料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中的燃烧装置有中国专利申请号91207809.X“用C5作燃料的燃烧装置”,该专利提供一种通过风机连接的搅拌管插入C5液体燃料中对C5进行吹沸使其尽快挥发转换成气体的方法来向燃烧装置供气,该方法停电时不能使用,而且也无法控制燃气量,因此使用安全系数低;此外还有本申请人于93年6月30日申请的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93217379.9“碳五液体燃料燃烧器”中所述采用液箱,加热箱等装置来提供足够的燃气以供使用,但该种方法由于液箱中储存有压力的气体,因此对灶具要求严格,使用中搬动不便以及废液处理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加热后挥发的碳五气体经送回到密封容器后再送往炉盘的方法,使得现有家用燃烧装置可用于燃烧碳五燃料,并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炉盘、炉体、点火系统所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在密封容器 7 上开有出液口11,与进液管相连,进液管1与液箱2相连,液箱2与出气管3相连,出气管3与密封容器7上的进气口31相连,密封容器7上还开有燃气口4,燃气口4通过燃气管41,管路42与炉盘5、点火系统6相连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碳五燃料,混合气(即碳五气体和废液)和燃气均集中密封容器中的设计方式,因此排除了灶具中储气箱的较高压力和灶具中容易沉积废液的问题,使得人们在使用中可以放心地使用,当密封容器中碳五燃料使用完毕后,只需更换密封容器即可保证燃料供应,这样便于排除废液工作的专业处理,而避免了家庭使用中的排废液的麻烦。②由于采用更换密封容器的办法来保证燃料的供应,因此它与现有的石油液化气相类似易于为人们所接受。③碳五燃料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燃烧装置原理图
图2液箱原理图
图3图4为密封容器原理图
其中1进液管 11出液口 12短管 13长管 2液箱 21加热箱 211加热箱A 212加热箱B 22储气箱 23出气孔 24箱板 3出气管 31进气口 4燃气口 41燃气管 42管路 5炉盘 6点火系统 61阀门 7密封容器 71隔板 8碳五燃料 81碳五气体 82废液 9炉体
如图1所示为燃烧装置原理图,它是由密封容器7的出液口11输出碳五燃料经进液管1流入液箱2,如图2所示进液管1是与液箱2中的短管12相连,短管12与加热箱A211相连,当输入的碳五燃料将加热箱A211充满时,碳五燃料可以通过长管13流向另外一边的加热箱B212,加热箱B212通过出气孔23与储气箱22相连,此时在加热箱21,储气箱22中已充满了挥发的碳五气体81,它们通过出气管3,从进气口31流入密封容器7,而碳五气体81又从密封容器7的燃气口4流出经燃气管41、管路42到炉盘5,此时只要开启点火系统6,阀门61即可燃烧。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开始工作之前,碳五燃料8已经过了很长输送路程,因此在管路中有足够多的挥发的碳五气体81供燃烧,而燃烧后由于加热箱21的加热,加快了碳五燃料8的挥发,仍能保证管路42中有足够的碳五气体81供燃烧。
本实用新型中液箱2是由储气箱22和靠近炉盘5的加热箱21(由加热箱A211和加热箱B212)以及与进液管1、出气管3相连所构成。其中储气箱22和加热箱21是用箱板24相隔开,在储气箱2内制有短管12和长管13,短管12连接进液管1和加热箱A211,长管13连接加热箱A211和加热箱B212,此外在箱板24上还开有出气孔23所组成。其原理是碳五燃料8从进液管1通过短管12流入加热箱A211,充满后通长管13从加热箱A211流向加热箱B212,此时由于挥发则有部分碳五燃料8已挥发成气体从箱板24上的出气孔23进入储气箱22,再从出气管3流出,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储气箱22中的碳五气体81会含有某些废液82,这些碳五气体81与废液82的混合气从出气管3流出进入密封容器7。
如图3所示密封容器7外形可以为一圆柱形的钢瓶或其它形式,其内部制有隔板71,隔板71一边装有碳五燃料8,碳五燃料8通过出液口11输出,另一边开有燃气口4和进气口31,进气口31用于流入碳五气体81和可能产生的废液82,然后废液82沉积下来,碳五气体81从燃气口4流出经燃气管41,管路42进入炉盘5,而后由点火系统6开启阀门61点火燃烧。
如图4所示为密封容器7内的隔板71制在中上部的原理图,此时隔板71可将密封容器7分成上下两段,下段用于装碳五燃料8,上段用于装碳五气体81和废液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红俤;陈传秋,未经潘红俤;陈传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渗透膜囊袋腔内肿瘤治疗管
- 下一篇:双向隔离节电多用电烙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