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耦式内反馈交流调速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3241016.2 | 申请日: | 1993-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兴;李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永航机电科技公司;张喜成 |
主分类号: | H02K3/16 | 分类号: | H02K3/16;H02K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式内 反馈 交流 调速 电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反馈交流调速电动机,属交流调速电动机领域。
中国专利CN92207909.9名称为“贯通式逆变器型内反馈调速电动机”提供了一种交流调速电动机,该调速电动机由定子、转子、调节绕组、电子整流器、逆变器、平波电抗器及逆变器的控制装置所组成。其电动机的定子槽内,同槽嵌放了定子绕组和调节绕组,这两套绕组是分别独立的,定子绕组的电压、电流由电机的额定容量决定,调节绕组的电压、电流由调速范围中最大转差电压和最大转差功率所决定,所以实际上是在同容量的绕线转子电动机的定子上增加了一套反馈容量的绕组;当调速范围在1.7:1的情况下,调节绕组的容量约为电动机额定功率的30%~40%,这就增加了电动机的材料消耗和工时消耗,增加了电动机的成本(约增加20%~3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节约电动机的材料及制造简单的调速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电动机由电动机本体、电子整流器、逆变器、平波电抗器、补偿电容及逆变器的控制装置所组成。其特征是定子绕组由调节绕组和串联绕组所组成,调节绕组和串联绕组相串接的接线处为调节绕组的出线,即定子绕组与调节绕组是自耦式接法。这样没有另增加调节绕组,而只是把定子绕组中的一部分线圈串接成调节绕组为调速装置中的逆变器提供电源并接受转差功率。这样就节省调速电动机的材料消耗和工时消耗,降低了电动机的成本。
说明附图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速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速电动机的电机本体内绕组接线示意图。
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如下:
本实用新型调速电动机(见图1)由电动机本体(1)、电子整流器(2)、逆变器(3)、平波器(4)及补偿电容(5);所组成;电机本体(1)的定子绕组由调节绕组,串联绕组串接而成,调节绕组与逆变器(3)相连,转子绕组与电子整流器(2)相连。定子绕组的每个线圈由两个线圈所组成,各线圈的匝数比由调节范围和转子开路电压决定。在定子嵌线时此两组线圈同槽嵌线,同跨距、同相序,其中一组线圈嵌在槽内下层,另一组嵌在槽内上层,这两组线圈相对应各相的接线方法和位置均相同,然后将这两组绕组串接起来再按不同接线方式联成定子绕组。
电子整流器(2)为一整流桥,逆变器(3)为一晶闸管逆变器,平波电抗器(4)为一电感线圈,补偿电容(5)为一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电动机其电动机本体(1)内的转子绕子绕组和定子绕组可以有几种接法。
(1)转子绕组接成△接法,定子绕组接成Y接法(图2a),其中UVW为定子绕组,RST为调节绕组。
(2)转子绕组接成Y接法,定子绕组接成延边△接法(图2b),其中UVW为定子绕组,RST为调节绕组。
(3)转子绕组接Y接法,定子绕组接成△接法(图2c),其中UVW为定子绕组,RST为调节绕组。
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电动机,由于调节绕组为定子绕组的一部分,按自耦式接法,所以不需外加调节绕组,可以节省电动机的材料,减少工时消耗,降低电动机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永航机电科技公司;张喜成,未经北京市永航机电科技公司;张喜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1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书法文具盒
- 下一篇:多功能液化气调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