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机受话器无效
申请号: | 93241541.5 | 申请日: | 199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金水 |
主分类号: | H04M1/03 | 分类号: | H04M1/03;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曹济洪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机 受话器 | ||
设计上改良的一种电话机受话器,特别是指一种可省略电话响铃而直接由受话器发出声响的电话机组成装置。
电话的基本原理,是将声音转换为电能及逆向的转变,其发话时送话器的感音板乃随声波而起振动,以输入电流产生与声波对应的变化,此波动变化的电流则经由一增音线圈的变压器再传至电话受话器。该电话受话器的组成乃包括有一永久磁铁、一钢质振动片、一组线圈及两极臂,该线圈主要供电话电流输入以激励磁场,该磁场强弱随激励电流而变化,磁极前乃设有一钢质振动片受磁力的吸引,乃发生与输入电话电流对应的振动,从而鼓动空气回复原形音波。
如图1及图2所示的习用电话机受话器,由一罩盖10与一底座20结合组成,于底座20内并置设一永久磁铁、一钢质振动片30、一组线圈40及两极臂50,令线圈40截出一组两线端401、401′分别连接至两极臂50,由两极臂50再接至通话回路60(如第三图所示),当他方来电产生电话电流输入时,主要是因钩键70与响铃80处于ON状态而发出铃响,惟当听筒提起后,则由铃键70自动切换拨号回路90及通知话回路60导通,而响铃80即呈OFF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话机受话器的改良设计,是在于受话器内增设一极臂,该极臂系与线圈另截出一端线相连,并与电话机铃键构成并联,若此组合,即能直接由受话在电话电流输入时发生声响,可省略习用响铃构件,藉此达到构造的精筒化,并因此降低电话机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电话机受话器,由习用的罩盖1、底座2及一结合盖3所组成,该底座2内置入一组线圈4、一钢质振动片5、一永久磁铁及三个极臂6、6′等构件,其特征在于:底座2内设的线圈4适当截取二组共四个端线41、41′及42、42′,令其中一组端线41、41′分别连接于二个极臂6,而另一组二端线42、42′则同时连接于另一增设极臂6′,并使该增设的极臂′与电话机的钩键呈并联相接,藉此在电话电流输入时使受话器可发出适当响声,在听筒拿起后,则由钩键切换而形成通话回话。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机受话器可省略响铃构件,从而达到了构造简单,成本降低的效果。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所示为习用电话机受话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所示为习用电话机受话器的细部分解立体图。
图3所示为习用电话机受话器装设有电话实施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细部分解立体图。
如图4及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话受话器其组成包括一罩盖1、一底座2及一结合盖3,该底座2内则置入一组线圈4、一钢质振动片5、一永久磁铁及三个极质6;其中:
罩盖1,与习用相当;
底座2,包括由一组线圈4、一埋设于内的永久磁铁(未显示)、一钢质振动片5及三个极臂6所组成,其大致与习用构件的组合相当,惟在于所述线圈4则系截取四端线41、41′及42、42′(即二组端线)令其中一组端线41、41′系分别连接至二个极臂6,而另一组端线42、42′则同时连接于一极臂6′并以一习用结合盖3套置结合。
藉如上构件组成,即可将三个极臂6、6′所增设的其中一极臂′与电话机的钩键呈并联相接,于电话电流输入时以该增设极臂6′系处于ON状态而可发出适当的响声,惟听筒拿起后,则藉钩键的切换乃形成通话回路,此时该增设极臂6′随即由钩键要换呈OFF状态,待吸筒挂上时又回复为ON的待命状态者。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增设一极臂配合线圈另截取一端线相连至电话机的钩键,主要乃系以电话机的受话器本身取代响铃构件而仍可发出适当响声,故能将习用电话机的响铃加以省略不设,令构件从而精简并降低其成本,是本案极具相当进步的实用性自属肯定,又,关于极臂的增设以适当组接的应用,迄今于电话机的组成仍前所未见,是其新颖性亦无庸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金水,未经洪金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1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