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控雾化多功能红外遥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2170.9 | 申请日: | 1993-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6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梅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志勇 |
主分类号: | H04B10/02 | 分类号: | H04B10/02;B44C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英 |
地址: | 51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控 雾化 多功能 红外 遥控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是一种音控雾化多功能红外遥控装置。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雾化器多数用于盆景。据了解,这些雾化装置普遍存在着功能比较单一,它不能随音频的变化而进行多种功能变换,且工作稳定性差,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备同类产品功能,又具有多种转换功能的音控雾化多功能红外遥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音控雾化多功能红外遥控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解码、防回输电路、触发延时控制电路、光耦合驱动电路、电源电路、电子负离子发生电路、长时间雾化控制电路构成。其解决方案在于该遥控装置还包括:音频拾取驱动电路、间歇密度调整驱动电路、超声雾化及保护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音频拾取驱动电路由集成块IC4以及外围控制元件电阻R8至R12话筒MIC、电容C10至C12、音频驱动三极管Q2和开关管Q3组成,电阻R8串联MIC话筒,耦合电容C10接至IC4的3脚,电阻R9串联电容C12后一端接IC4的第8脚和1脚,IC4的5脚为输出耦合电容C11,电阻R10和R11的一端同时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Q3的发射极相接,Q3的基极经电阻R12接至集成块IC3的1脚,Q3的集电极接引线端。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间歇密度调整驱动电路:由集成块IC5及三极管Q4、Q5、电阻R15至R19、电容C13组成,其中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7接至IC3的10脚,Q4的集电极接IC5的7脚,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5接IC5的2、6脚,电阻R16、R17、电容C13串联后一端接地端,另一端接公共引线端,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8接至D6、D7的共点,集电极经电阻R19接至IC5的输出端第3脚,Q5的发射极接至光电耦合器VD1、VD3的正极。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超声雾化保护电路:由三极管Q10至Q12、电阻R26至R31、电容C16至C22、电感L4、L5、L6、超声振子Z组成,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Q11的基极,Q10的集电极串接Q1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0接至水位探测器T的一端,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滤波电容C16接至整流输出的引线端,电阻R27、R28、R29串联电感L6经电阻R31接三极管Q12的基极,Q12的发射极通过电感L4、L5接整流输出引线端,超声振子Z串联C18、C19接在Q1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电容C17串联C20一端接电源引线端,另一端接Q12的基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除具备同类产品所有功能外,还特设了音控雾化、红外遥控功能转换、间歇雾化、间歇密度遥控调整、电子负离子发生器、延时自动关机、遥控关机、电路保护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盆景、金鱼缸增氧、空气静化、工艺品装饰、大中小型音控雾化工程,舞台群体音控雾化等领域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解码、防回输电路、触发延时控制电路、光耦合驱动电路、电源电路、电子负离子发生电路、长时间雾化控制电路、音频拾取驱动电路、间歇密度调整驱动电路、超声雾化及保护电路共同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电源输入经电源电路整流、滤波、再经三端稳压器IC7输出供给各电路工作。其中红外编码发射电路由集成块IC1担任,由分别接在其8-13脚的开关K1-K6组成编码按键,IC1内设有具备Rc振荡,调频等一切完整的发射功能,Rc振荡频率取决于接在其2脚的电阻R1和电容C1的数值,接在3脚的电容C2为脉冲间隔时间电容,电阻R2、发射管LED1组成的发射状态显示电路,由接在IC1之1脚的放大管Q1放大脉冲信号,并驱动发光管LED1发出红外编码脉冲信号。IC2为红外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由接在其1脚的红外接收二极管LED3、接在2脚的电阻R3、电容C4、接在5脚的电阻R4、接在7脚的电阻R5、接在3脚的电容C5、接在6脚的电容C6组成放大、限幅、带通滤波,积分比较,信号输出等电路。IC3为专用解码集成电路,它是将IC2提供的信号进行解码后,通过1、6、8、9、10、11脚分别输出到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志勇,未经梅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2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