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自行车的链条张紧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3242178.4 | 申请日: | 199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渝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渝茂 |
主分类号: | B62M9/16 | 分类号: | B62M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平面 移位 变链绕径 变速器 自行车 链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自行车链条张紧机构技术领域,涉及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自行车的链条张紧机构。
现有变速器自行车链条张紧机构不适合用于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自行车,因为它是轴向拨链动作功能部件和径向张紧功能部件的组合,不适合用于链条只作径向运动的变速器自行车作链条张紧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自行车的链条张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固定安装可旋转的导链轮1、受弹簧4和反向链条双向力制约并可沿着这两个力的方向运动的张紧轮2、一端与张紧轮2轴旋转连接,一端与弹簧4连接,将弹簧4的力直接传递给张紧轮2轴的连接板3和一端与固定件连接,一端与连接板3连接的弹簧4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链条绕过后飞轮和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再分别绕过张紧轮2或导链轮1,并与它们的链齿啮合,够成一个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主体安装位置在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和后飞轮两个圆的圆周切线直线连接范围之内的下半部位置上,导链轮1和张紧轮2的轴向方向与后飞轮和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的轴向方向平行,如图1——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链条和弹簧4通过连接板3对张紧轮2的双向作用力不平衡时,张紧轮2在不平衡力作用下,沿作用力小的方向产生运动,同时弹簧4也产生相应变形,并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自动作用于张紧轮2上,使张紧轮2运动并对双向力实现自动调节。由于张紧轮2的双向运动,张紧轮2与导链轮1、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和后飞轮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啮合在它们之间的链条长度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实现了链条的收放动作,并在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始终保持了链条的张紧程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张紧轮2对啮合在上面的链条只能够产生径向张紧动作,所以适用于链条只作径向运动的径向平面移位变链绕径变速器自行车作链条张紧之用。
实施例
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由:后上安装导链轮1、下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和前下安装拉力弹簧4的方式组合而成。
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2所示,实施例2由:后上安装拉力弹簧4、上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和前下安装导链轮1的方式组合而成。
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3所示,实施例3由:后下安装拉力弹簧4、下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和前上安装导链轮1的方式组合而成。
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4所示,实施例4由:后上安装导链轮1、后下安装推力弹簧4和下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的方式组合而成。
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5所示,实施例5由:上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前上安装推力弹簧4和前下安装导链轮1的方式组合而成。
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6所示,实施例6由:前上安装导链轮1、下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和前下安装推力弹簧4的方式组合而成。
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7所示,实施例7由:后下安装导链轮1、上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和前上安装拉力弹簧4的方式组合而成。
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基本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如图8所示,实施例8由:后上安装推力弹簧4、上安装张紧轮2、连接板3和后下安装导链轮1的方式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导链轮1的数量,以便提高链条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可增加轨道板对张紧轮2的轴或连接板3实施轨道导向,以便提高张紧轮2运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渝茂,未经林渝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2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开关开门断电联锁装置
- 下一篇:带加强提耳的铝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