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行程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3242474.0 | 申请日: | 199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1H13/06 | 分类号: | H01H13/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水俤,任炽玉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行程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开关,具体说是一种水下行程开关。
对核反应堆水下装换料系统而言,其机械传动机构中所用的行程开关,要求其是防水型的或潜水型的,同时具有耐辐照、耐50℃温度,体积也不宜过大。目前国内现有的防潮型行程开关不适于水下使用;潜艇上所用的直接冲撞式水下行程开关不耐辐照,使用温度为5℃~30℃,体积大,为150×200×350mm,无法用于水下装换料系统的机械设备中,而且它没有超行程,容易损坏。国外接近型行程开关为吸铁型防水外壳,其定位精度低,惯性力产生偏差较大,安装尺寸大,也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防水密封性能好、体积小、耐辐照、耐温、性能可靠的水下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行程开关包括壳体,封闭在壳体内的行程开关,与行程开关连接的电缆,与壳体连接的导套,位于导套内可上下移动的导杆,以及与导杆连接的触头,其中所说的行程开关是由盖板和橡胶垫密封在壳体内;所说的导套由螺栓、螺母和橡胶垫与壳体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说的导杆外套有弹簧,弹簧外套有金属波纹管,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触头和导套密封焊接,导杆下部中央开有内孔,孔内设有超行程导杆,并设有弹簧卡套和弹簧;所说的电缆通过通孔螺母、垫圈和橡胶垫与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密封性能好,耐水压,耐辐照,耐温,体积小,拆装方便,有超行程结构,使用准确可靠。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下行程开关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下行程开关包括壳体13,封闭在壳体13内的行程开关12,与行程开关12连接的电缆20,与壳体13连接的导套7,位于导套7内可上下移动的导杆2,以及与导杆2连接的触头1,行程开关12由盖板17和橡胶垫18用螺钉14密封在壳体13内,导套7由螺栓5、螺母6和橡胶垫8与壳体13的上端密封连接,导杆2外套有弹簧3,用于克服水下压力,使行程开关12在无压力作用时处于常开或常闭状态,弹簧3外套有金属波纹管4,其两端分别与触头1和导套7焊接密封,导杆2的下部中央开有内孔,孔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超行程导杆9,并设有弹簧卡套11和弹簧10,电缆20通过通孔螺母19、橡胶垫15和垫圈16与壳体13下端密封连接。可用斜楔或杠杆滚轮撞击水下行程开关的触头,当触头1向下压时,带动导杆2、弹簧3、波纹管4,使导杆2沿导套7向下移动,并带动超行程导杆9,使行程开关12动作,再向下压缩时超行程导杆9沿导杆3的内孔继续滑动,起到开关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触头1、导杆2、波纹管4、螺栓5、螺母6、导套7、超行程导杆9、壳体13、螺钉14、垫圈16、盖板17、通孔螺母19均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制成,1Cr18Ni9Ti为耐辐照、耐温材料;橡胶垫8、15和18均为丁腈橡胶板制成,也是耐辐照、耐温材料;行程开关12为L×19型,极数为2极,即其触点为一个常开,一个常闭;电缆20为φ8或φ10.5的四芯屏蔽阻燃耐辐照船用电缆;波纹管4与触头1和导套7间采用不锈钢滚焊,滚焊能承受0.3MPa水压而不泄漏。整个水下行程开关的外形尺寸为150×50×40mm。
本实用新型适于水温≤50℃的普通水或水中含硼浓度为2400PPm,水深30米以内工作,工程行程3mm,超行程2.2mm,重复精度0.2mm,工作寿命1×104次,正常工作电压为交流24V和30V,正常工作电流0.5A,最大耐压500V,额定发热电流3A。既可用于核反应堆水下装换料系统的机械设备上,也可以用于核电厂的弱放厂房或其他水下设备上,具有结构尺寸小,密封,耐辐照,耐温性能好,使用精确可靠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2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盒成型机的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纸浆暗盒卡垫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