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画面光学观赏镜无效
申请号: | 93243220.4 | 申请日: | 199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1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孝哲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画面 光学 观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用的光学镜,特别是一种利用平面镜对称成像规律来观看视像标的的多画面光学观赏镜。
人们为了在原有的视像基础上寻求更为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其主要手段就是直接扩充环境的艺术感和规模,如扩大舞台规模、变幻道具形式、增加色彩效果、调整照明光度、追求时装款式等等,这些效果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是说观赏者不能在原有的视像标的的基础上增加更为丰富多彩、动感更强的视觉刺激,不能使自己置于被观赏的视像标的环境之中,都是以单元视像来刺激视觉,能否将有限的视像画面变成多个画面供人观赏,寻求新的视觉刺激,这是人们的一种追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将单一视像标的通过平面镜之间光学反射原理变成多个视像标的的多画面光学观赏镜。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如下:多画面光学观赏镜分为双目式和单目式。不论哪种形式,其内部平面镜的结构是相同的。在镜箱内装置有四个镜片,其中两个为平面反射镜,另外两个为平面透镜(能透过光线的镜片)。两平面透镜以隔板(不透光)为对称面对称垂直安装,且均与隔板形成一定的夹角。其夹角部位朝前或向后,但观赏效果不同;两平面反射镜置于两平面透镜的外侧。两平面反射镜与平面透镜形成一定的夹角;两平面反射镜之间构成一定的夹角;它的对边朝向且靠近壳体的取景口。
将两个镜箱装入一个壳体中,即为双目式多画面光学观赏镜,在壳体外有两个箱距调节钮,箱距调节钮通过与镜箱固为一体的螺钉螺纹连接,在松动情况下,箱距调节钮沿壳体上的通槽带动镜箱左右移动,达到调节中心距,以适应不同瞳距的要求。
单目式多画面光学观赏镜的镜箱内装两个平面透镜和两个平面反射镜,其安放方式与双目式多画面光学观赏镜的镜箱内的镜片安放方式相同,其区别点就是在两平面反射镜和两平面透镜靠近观看口的端部各有一转轴,平面反射镜和平面透镜可绕转轴偏转一定的角度。其角度的变化,观视效果也随之变化。
用多画面光学观赏镜来观看视像标的,如电视、电影、文艺晚会、体育竞技、杂技、山水风光等,都可将单一的视像标的变成多个与其相同的虚像,由于虚像与视像标的方向不尽相同,加之视像标的本身的运动和多画面光学观赏镜的移动,其效果是将单调的视像标的变成多画面、丰富多彩、动感更强的视像画面,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刺激;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为教具,使学生们通过多画面光学观赏镜来掌握平面镜的反射原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C-C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学反射图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学反射图像示意图。
参照图1,图2,图3。由平面反射镜(2)、(5)、平面透镜(3)、(4)、隔板(6)、镜箱(8)、(9)、箱距调节钮(11)、(19)及壳体(1)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其镜箱(8)、(9)置于壳体(1)中,平面透镜(3)、(4)和平面反射镜(2)、(5)安装在镜箱(8)和(9)中。在镜箱(8)、(9)内以隔板为对称平面。两平面透镜置于隔板(6)两侧。两平面反射镜(2)、(5)分别置于平面透镜(3)、(4)的外侧。平面透镜和平面反射镜在隔板两侧对称装置。平面反射镜和平面透镜垂直装置在镜箱的上底(16)与下底(17)之间。构成平面反射镜和平面透镜的垂直素线相互平行。隔板垂直固定在镜箱的上底和下底之间。平面透镜与隔板所处的对称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平面透镜与平面反射镜形成一定的夹角。两平面反射镜之间构成一定的夹角,其对边方向朝向壳体取景口(20)。这样视像标的从取景口(20)进入平面反射系统,经过多次反射,则会产生多个虚像。
因每个人的瞳距不同,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双目式多画面光学观赏镜,需要进行箱距的调节。其方案是:在壳体(1)的上部的对称面B的两侧分别加工有一与对称面B相垂直的通槽(10)、(18);箱距调节钮与固定在镜箱上的螺杆(12)紧固连接;镜箱的下底(17)设有一凸台(14),它与壳体内侧垂直于对称面B的滑槽(15)滑动配合。在壳体的前部为透光的窗口(20),镜箱(8)和(9)与视线对应处为观看口。需调节箱距时,松动箱距调节钮(11)、(10),通过箱距调节钮带动镜箱左右移动,待调到最佳位置时,紧固箱距调节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孝哲,未经王孝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3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钥匙开启的号码锁装置
- 下一篇:自动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