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稳定性硫化仪无效
申请号: | 93244137.8 | 申请日: | 199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则明;李广成;王永涛;刘惠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则明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性 硫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硫化仪。
目前的硫化仪模腔内传递转矩信号的转子的实际温度往往会低于模体温度几十摄氏度。这是由于主轴将转子的热量大量散失。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转子升温缓慢,工作温度随室温变化很大,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硫化仪温度稳定性能差,使硫化仪测试曲线离散,不易准确判断产品质量。根据中国专利922077347,在硫化仪的模体的温度能够在直接控制温度调节系统控制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改进硫化仪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硫化仪的温度高稳定性是长期来的一个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高传热环、保温定位套、绝热套结构的高稳定性硫化仪,使模体和转子都能够受到温度调节系统的控制,温度高度稳定,改进硫化仪,温度稳定性不好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转子套外部有一化学材料绝热套,在下加热盘和主轴承座中心孔中有保温定位套,保温定位套的上部外圆同下加热盘中心孔的下部紧密配合接触。在下加热盘中心孔上部和转子轴处安装一金属高传热环,金属高传热环的外圆压配在下加热盘的中心孔内,金属高传热环的上平面与下模体紧密接触,环的内孔同转子轴之间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以如下方式进一步实现:绝热套为厚底凹形,或由绝热垫和主轴上部的一圈减热槽组成。金属高传热环也可与下加热盘连成一体结构。保温定位套同转子套和主轴的上部有一间隙。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化仪,模体和转子温度能够在直接控制温度调节系统的控制下,获得高度的温度稳定性使模体温度不再随室温变化,在设定温度时,温度波动在0.0℃~±0.3℃之间,温度稳定性提高一个数量级,第一次试验升温时间从120分钟下降至30-40分钟,第一次试验数据曲线可用。减少手动操作引起的人为因素干扰,重现性从4分钟提高到4秒-24秒。各次测试曲线能重合在一起。更加有利于配方的深入研究和对胶料主要成份差异的分析。用于胶料质量的控制,准确又容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热套的又一个实施例图。
参照图1,2,上模体3置于上加热盘7的中心孔中,上加热盘供给热量,安装在上模体3中的铂电阻5测量和控制上加热盘中加热器电路的开断,使上模体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上。同样,下模体4置于下加热盘8的中心孔中,下加热盘8供给热量,安装在下模体中的铂电阻6测量和控制下加热器电路的开、断,使下模体的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上,转盘1和转子轴2置于上、下模体形成的模腔中,由模腔中和下模体中心孔中的空气传递供给热量。转子轴下部紧密地插入转子套9中,转子套9外有一化学材料绝热套11,绝热套11为厚底凹形或者由绝热垫17和主轴上部15一圈减热槽14构成。绝热套厚底可切断转子散热和室温干扰的主要通道。在下加热盘和主轴承座16中心孔中安装一保温定位套10,它同转子套和主轴上部之间有一充满热空气的间隙13,保温定位套壁很薄,它的上部外圆同下加热盘中心孔的下部紧密配合,会将下加热盘的热量输送一小部分到主轴承座16,使转子轴置于一个密闭的高温绝热空间内,给转子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还在下加热盘中心孔上部和转子轴处有一个传热系数高的金属高传热环12。保温定位套的作用是给由转盘和转子轴组成的转子一个热屏敝,转子传热的各条通道是下加热盘的传热支路,受下加盘直控温度系统调节控制,使转子的实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并且具有同模体一样的温度稳定性和重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则明,未经徐则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自锁半刚体便携画
- 下一篇:一种药物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