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栅式数显沟槽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93244157.2 | 申请日: | 199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科军;马修水;廖健芳;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文彩 |
地址: | 230009***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栅式数显 沟槽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度和几何尺寸的测量仪器,特别是一种适合于机械加工中工件内园沟槽的深度和宽度的测量,以及难以直接读数的复杂工件测量的容栅式数显沟槽测量仪。
现有的沟槽测量仪主要是游标卡尺测量爪的加长或改进,或是类似卡钳结构的改进。其存在的不足有:1、由于任意加长测量爪的长度或类似卡钳的结构,存在原理性结构误差,测量精度较差;2、主尺和游标零刻度线不重合,每次测量需要用千分尺校验零位,使用不方便;3,由于刻度线的刻度和零位刻度固定,存在视觉误差和累积误差。因此,对于类似油缸密封圈内孔加工其深度和宽度的测量,现有的测量器具,就难以胜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直接显示测量值,也可以分离显示测量值,能够测量绝对值,也可以测量相对值;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的容栅式数显沟槽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1、在定尺基体和动尺基体上配置上容栅传感器,其中动尺上配置的容栅传感器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及LCD(液晶)显示器等封装在一起构成容栅数显单元,直接显示测量数值;或是将动尺上的LCD显示器与尺体分离,利用接插件、电缆线等,将集成电路芯片输出的测量信号输入到远离尺体的LCD数显装置,分离显示测量数值。
2、根据不同形状的加工件的测量要求,利用现有刻线卡尺的主尺和尺框加以改进或重新设计成容栅式数显沟槽测量仪的定尺和动尺基体,做成不同的形式,以测量各种沟槽尺寸。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定尺基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动尺基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锻压机床油缸轴套密封圈结构示意图。用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实例。
附图中,1-刀口内测量面,2-LCD(液晶)显示器,3-紧固螺钉,4-接口,5-动尺Ⅰ,6-拉手,7-置零按键,8-公/英制转换按键,9-园弧内测量面,10-外测量面,11-L形长测量爪,12-定尺Ⅰ,13-L形短测量爪,14-动尺基体Ⅰ,15-定尺基体Ⅰ,16-塞铁,17-容栅传感器定栅,18-容栅数显单元,19-塑料罩壳,20-园弧尖测量爪,21-测深外测量面,22-测深尺,(22-1-定尺测深尺,22-2-动尺测深尺),23-定尺基体Ⅱ零位校准基准面,24动尺Ⅱ,25-定尺Ⅱ,26-定尺基体Ⅱ,27-动尺基体Ⅱ,28-尺框,29-检测部分接插件,30-电缆线,31-显示部分接插件,32-LCD(液晶)数显装置,33-电源开关,34-数据保持/数据输出按键,35-最大值/最小值显示按键,36-容栅传感器动栅单元,a-外沟槽,b内沟槽,c-油缸轴套。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本容栅式数显沟槽测量仪有以下四个实施例:
实施例1。如附图1和图2所示,定尺Ⅰ(12)由定尺基体Ⅰ(15)和粘贴其上的容栅传感器定栅(17)组成。动尺Ⅰ(5)由动尺基体Ⅰ(14)和安装在其上的容栅数显单元(18)以及紧固螺钉(3)组成。容栅数显单元(18)由LCD(液晶)显示器(2)、置零按键(7)、公/英制转换按键(8)、集成电路芯片、接口(4)和电池等组成。动尺Ⅰ(5)外面装有防尘塑料罩壳(19)。动尺(5)和定尺Ⅰ(12)间平稳滑动由塞铁(16)来调节。
本实施例1的定尺Ⅰ(12)和动尺Ⅰ(5)上下各组成一对L形的短测量爪(13)和长测量爪(11)。L形短测量爪(13)主要用于测量工件沟槽与端面距离较近的沟槽深度。L形长测量爪(11)主要用于测量工件沟槽与端面较远的沟槽深度或工件外经测量。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其定尺Ⅰ(12)、动尺Ⅰ(5)、容栅数显单元(18)等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仅是将L形短测量爪(13)改为园弧形尖测量爪(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