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4697.3 | 申请日: | 199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源;吕锦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振源;吕锦崑 |
主分类号: | B60S9/00 | 分类号: | B60S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升降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
顶掣车辆用升降机多系使用于车辆维修时的顶掣用,现有升降机的结构有以下二种,一种系利用二支柱固设二侧,于支柱设升降机构联结一可收合的顶掣支臂,令车辆于二支柱间为两侧顶掣支臂靠持,供升降机构(多系利用油压缸配合钢索动作)连动得顶掣车辆上升或下降,另一种是在地面挖设坑部,于坑内设置联动机构及供曲臂收合的空间,于曲臂上端设顶掣平台,顶掣平台呈二侧设置供车辆置放,顶掣平台的升降系利用曲臂呈交叉结构的枢设,采用油压缸动作使曲臂(枢设有顶掣平台)得以升降,显然,上述二种结构之主要差别在于支柱呈固设,而于坑部顶掣平台收合时,得令顶掣平台近于与地面同高,而不妨碍空间,然而在顶掣平台的升降机装置上,配合坑部装置即使是曲臂升降时的滑动轨道亦系在坑壁作业固设之,其最主要的缺失在于轴杆装置(亦即联动机构的装置),轴杆是供一交叉曲臂固设而可定程轴动,呈交叉曲臂之升或降,当轴杆装置于坑内时,作业空间即呈拘束,而轴杆必需自坑壁延设支撑悬臂予以支撑,始能提供轴杆的转动,而支撑悬臂的一端必需与坑壁固设,显然支撑悬臂的装置,在坑内拘束空间作业,十分不便,同时,轴杆是供油压缸的一端固设,为曲臂升降时的受力轴,因此支撑悬臂必须与轴杆以孔杆穿置组装,在坑内拘束空间的作业更形不易,稍有误差,即造成连动误差,或升降高低不一,或升降机构连动不良,因此,坑内作业的升降机于装置上显有改善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藉由轴杆与座杆结合定位,使油压缸不必直接与轴杆连接,以大幅降低轴杆受力,达到提高运作灵活性与耐用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
一种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其包含有:
底座,由四支座杆并置组成,且座杆呈两两相对;
一主曲臂,一端设导轮,导动于座杆上,另端枢设在顶掣平台一端;
一下段曲臂,一端固设在轴杆,另端枢设在主曲臂的中段,并具一枢轴;
一联结曲臂,在上段曲臂与下段曲臂的枢轴间枢设联结;
一作动油压缸,一端在下段曲臂枢设联结曲臂的枢轴间枢设,另端在上段曲臂与主曲臂上段枢设空间枢设;
一顶掣平台,设在主曲臂顶端;
一轴杆,下段曲臂枢设在该轴杆上;
其特征在于:座杆断面呈匚形导槽,且两两座杆的匚形导槽相对,且座杆供轴杆组装的该端呈开放端,并形成半圆空间开放口;轴杆两端各设有联结块,且嵌置在座杆的匚形开口内;另在座杆开放端固设具弧状开口的顶持块,座杆与该顶持块框持固定轴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杆导槽呈I形断面。
所述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杆导槽呈H形断面。
所述顶掣车辆用升降机的轴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座杆间设有导齿,而主曲臂端部设有撑臂,撑臂与导齿相互卡掣。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使升降机构受力不再直接作用于轴杆,进而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及耐用性。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附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杆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合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曲臂及一对座杆的结构图。
请参看图1、3、7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底座X、底座X两侧设同步升降的曲臂及顶掣平台所构成,而顶掣平台是供车辆停驻,底座X是由四支座杆11、12、13、14呈二对并置状态,在底座X四端侧固设边板,座杆11、12、13、14断面呈匚形导槽,每对匚形导槽呈对置布列,每对座杆11、12及13、14间形成升降曲臂装置及约束导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振源;吕锦崑,未经吕振源;吕锦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