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叠双针式电表无效
申请号: | 93244698.1 | 申请日: | 199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皆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皆得 |
主分类号: | G01R1/00 | 分类号: | G01R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叠 双针式 电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特别是一种重叠双针电表,其特点在于,重叠双针采用外靠式结构,底部套壳采用内外套壳二件式以减化零件组装及提高精确性,维修时仅需将后盖体卸出,即可调整指针的平衡及精确度,以提高重叠双针电表的实用性。
一般以往的重叠双针电表,如图1所示,支撑壳体10呈圆筒状,内有一凹槽101以容纳重叠双针整组构件12,且与矩形板状的支撑板11呈一体黏固,该支撑板11下缘二侧各设有一固定螺孔111;重叠双针整组构件12是由上、下二感应线圈,以隔绝铁质承板121、122分别支撑固定,且上、下二隔绝铁质承板121、122以三支六角螺柱支撑区隔,上层感应线圈上端,设一向左转折的归零调整片123,下层感应线圈上端设一向右转折的归零调整片124,该归零调整片124藉一延长调整杆125的旋转,促使指针呈顺(逆)时钟调整;习用的重叠双针电表,采用上、下指针126、127平行重叠,且下指针127由上感应线圈中央圆孔缺口,穿置于上指针126下缘;刻度面板藉螺丝螺固于上感应线圈上;另外,透明盖板14下缘二侧各设一螺孔141,藉螺丝142螺固于支撑板11的螺孔111内,该透明盖板14下缘左、右各设一归零调整钮15、16。如图2所示,习用产品是将组装完成的重叠双针整组构件12容置于凹槽101内,该隔绝承板122下设数个螺孔(图式未表示)藉螺丝17,穿置于支撑壳体10上所设的圆孔102而螺固于隔绝承板122上。
由上述先前习用产品有下列诸项缺点:
1、重叠双针电表,采用上、下重叠的感应线圈,需以隔绝铁质承板区隔二感应线圈,避免影响精确度。
2、下指针装置,需穿过上感应线圈的中央圆孔(图式未表示),因下指针呈多次转折造型,穿置过程相当繁杂,且易造成变形或断裂及不易准确。
3、归零调整片,左、右分置,需另加设较长的归零调整杆,且归零调整片向左、右转折的复杂构造,组装及调整过程,工时浪费大。
4、隔绝承板呈圆板状,且外径大于组装感应线圈,因此,当指针与刻度面板之间距平行度须调整时,则必须将整组构件逐一拆卸,才可调整感应线圈的平衡高度。
5、组装完成后,测试精确度时,需进行微调整,则必须先将透明盖板拆除,再将支撑壳体底部的固定螺丝拆除,才能将整组构件由支撑壳体凹槽中取出,进行调整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重叠双针电表,使其上、下二重叠的内磁式感应线圈,减少互相干扰并增加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电表的下指针采取外靠式设置,减少指针变形断裂的可能性,并增加组装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电表的后盖体采用双层连套式,以供组装后调整、维修时,仅需将外套壳卸除,即能进行调整维修,提高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双针电表,其包括,一矩形支撑壳体、一刻度面板、二内磁感应线圈、二支撑板及一透明盖板;内磁感应线圈分为上、下内磁感应线圈,其分别设有归零调整片;感应线圈螺固于刻度面板上;透明盖板螺固于矩形支撑壳体上;其特征在于,
a、上、下内磁感应线圈分别螺固于所述二支撑板上;二支撑板分别螺固于隔离二支撑板的支撑螺柱两端,固定在一起的上、下内磁感应线圈经二螺柱螺固于所述刻度面板上;
b、所述透明盖板下端设四个圆孔,位于中间位置上下排列的二圆孔设二指针归零调整钮,其分别穿置于所述上、下内磁感应线圈的归零调整片间;
c、所述矩形支撑壳体中央处设有一圆形凹槽,支撑壳体之后设有一容置感应线圈的后盖壳体,后盖壳体由相套叠的内外套壳组成;所述刻度面板螺固于矩形支撑壳体上。
所述内套壳呈圆筒状,其圆周面上、下缘开设有矩形槽孔,其一端为圆形开口,另一端周缘设凸缘以与外套壳配合,其底端二侧设两螺孔;所述外套壳呈圆筒状,内为中空圆筒凹槽,其一端为圆形开口,另一端左右二侧设固定凸片,凸片上设圆孔,以用螺丝将外套壳螺设于内套壳的相应螺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双针电表的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双针电表由于改进了内磁感应线圈的固定方式减少了二电表线圈之间的干扰提高了电表的精确度;由于后盖体采用相套叠的内外套壳,使成品的调整及维修仅需卸除外套壳即可进行,提高了重叠双针电表的实用性。
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如下: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习用产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习用产品的支撑壳体底部组合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皆得,未经陈皆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操纵箱箱体面板
- 下一篇:直埋式一次性波纹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