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散热风扇定子无效
申请号: | 93245877.7 | 申请日: | 199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0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钢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散热 风扇 定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特别是指例如电脑、影印机……等设备中所装设的散热风扇的马达定子。
工业散热风扇内马达定子的现有构造如图8所示,其风扇外壳D的中心设有固定轴柱E,而在此固定轴柱E外缘设有定位环F。矽钢片B的中心轴孔G则套在连接座A的套接筒H的外缘。同时连接座A的另一端具有四支插脚I并藉此等插脚I插入控制电路板C的四个插孔J中。再把缠绕在矽钢片B上的四个线圈K的引出线则绕过控制电路板C的外缘而焊接于控制电路板C背面的焊点上。最后再把已组合完成的定子S(即由矽钢片B、线圈K、连接座A及控制电路板C等构件所组成的定子S)套入风扇外壳D的固定轴柱E外与定位环F之间。亦即固定轴柱E插入连接座A的连接孔L中,完成装配定子的工作。上述现有结构的缺陷为:
1.矽钢片B与连接座A之间容易松脱。因为长时间的震动,易使两者之间松脱。
2.连接座A与控制电路板C之间也容易因长时间震动而松脱。
3.由于上述2项原因,导致矽钢片B与控制电路板C之间的连接效果不确实,不可靠。
4.接线麻烦。因为四个线圈K的引出线均需绕过控制电路板C再焊接于控制电路板C的背面,加工麻烦,且引出线易断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出一种改进的散热风扇定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其中定子包含:矽钢片,该矽钢片具有轴孔,以便嵌装在风扇外壳的中心轴柱外缘,上述矽钢片具有心柱;线圈,该等线圈是缠绕在上述矽钢片的心柱外上;控制电路板,是控制上述线圈的动作,该控制电路板具有中心孔及数个布设在该中心孔周围的插孔;连接座,该连接座是连接于上述矽钢片与上述控制电路板之间,使上述控制电路板得以和上述矽钢片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座是一体成型于上述矽钢片上,且该连接座具有至少二个连接部,该等连接部各设有插脚可各自插入上述控制电路板的插孔中。
该插脚为导电性构件,且与上述连接座一体成型。
上述连接座还具有插置孔,且上述插脚是插置于上述插接孔中。而该连接座是包覆于上述矽钢片的两面及其心柱的外缘,以隔开上述丝圈与心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不但牢固地与矽钢片连接,而且又可以与控制电路板牢固地焊接,因此控制电路板与矽钢片之间的结合效果非常牢固。这项特点是前述现有技术所远远不及的。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因与矽网片一体成型,可以大量制造,加工过程更简化,更省人工。因此组装更快速更简化。
3.本实用新型把线圈引出线作非常妥善的安排(即以缠绕方式),使引出线不会断线,也免去接线与焊线上的手续,大幅简化加工手续。
4.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可把矽钢片的心柱完全包覆,绝缘效果绝佳,为前述现有技术所远远不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如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与矽钢片之间的接合构造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与矽钢片之间的接合构造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正面图,
图6为自图5中的割面线6-6所见到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与矽钢片一体成型后的立体图,显示线圈引出线是沿著连接座的连接部与插脚缠绕的情形,及
图8为现有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请参阅图2、3、4、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10包含:矽钢片11,它具有轴孔12,可以嵌套在风扇外壳13中心的中心轴柱14的外缘;数圈线圈15(如图7、图5所示)是分别缠绕在上述矽钢片11的四个心柱22(如图3所示)的外缘;控制电路板16具有中心孔17以及布设在该中心孔17四周的数个插孔18。以上所述的构造都是现有的,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至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所述。
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19是一体成型于上述矽钢片11的前后两侧,同时也包住矽钢片11的四个心柱22,使心柱22被具有电绝缘特性的连接座19完全包覆起来。由于连接座19与矽钢片11一体成型,所以一旦成型之后,矽钢片11与连接座19之间的结合效果非常牢固,而且绝缘效果绝佳。上述连接座具有四个(或多个)连接部20。而在此等连接部20各设有一支插脚21。此等插脚21可为导电金属,且可与连接部20一体成型或另外以插接的方式插入连接部20。
如图7所示,自线圈15引出的引出线15a可依据控制电路板16的电路设计(Lay out)而选择缠绕在其中三支(或多支)插脚21上并予焊接。然后再把四支插脚21分别插入控制电路板16(如图2)的四个插孔18中。并用在控制电路板16的背面以焊接方式把四支插脚21焊接在控制电路板16的背面上。因此连接座19与控制电路板16之间的结合就非常牢固,不会松脱。由于线圈15引出线15a是缠绕在插脚21上并先予焊接在插脚21上,然后插脚21再与控制电路板16的背面的铜箔焊接,因此引出线15a就自然而然地与控制电路板16焊接在一起,不必另外焊接,而且各引出线15a是穿过插孔18而到达控制电路板16的背面。因此不必费事地绕过控制电路板16的背面。因此不必费事地绕过控制电路板16的边缘,而且引出线15a始终都是「缠绕」在连接部20及插脚21外缘。因此引出线始终都是「贴附」著的,不会悬空,自然也不会断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钢,未经陈正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5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物防暑帽
- 下一篇:塑料拉链上下止半自动射出成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