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制氧机无效
申请号: | 93246466.1 | 申请日: | 199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远东空气分离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士铭 |
地址: | 213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制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制氧机,是用变压吸附法分离空气取得浓氧、适用于家庭保健、医院输氧、急救的多用制氧机。
公知的变压吸附法分离空气制氧装置的工艺流程有两大类:常压解吸和真空解吸,在同一种解吸工艺流程中有两塔式、两塔一罐式、三塔式、四塔两组式及四塔式各种方式。
无论上述何种工艺流程方式,都存在着各容器和零部件连接管路复杂、组装效率低、管路接头多等缺点。制氧机各容器公知的连接方法是用软管或硬管连接。软管体积小,重量较轻,但大都需用价格较高的进口产品,且规格不全;硬管体积较大,重量大,需用各种专用接头,组装麻烦,成本高,且接头越多泄漏的机会越多以及阀门的布置也受到管路的限制。
在现有的制氧机吸附塔内存在着“偏流”现象,即高速空气从过滤罐经调压阀进入吸附塔的瞬间,气流高速向容器内冲击在管路出口处形成喷射角,压力越大该角度越小,气流集中在正对管口位置的吸附剂表面,经过分子的自由扩散才慢慢散向四周,这样,最底部分子筛中心工作多,越向外工作机会越少,形成了吸附剂的盲区。为克服上述现象,人们采用多装分子筛,加长“长径比”--容器直径与长度的比例,这对分子筛和容器都是浪费。也有在设备中采用焊角钢交叉架等方法的,其效果均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利因素,而提供一种节约管接头、降低成本、提高组装生产率、减少泄漏机会、缩小体积、吸附塔内吸附表面无盲区及死角,加强吸附剂的吸附力、缩短吸附塔的交替工作时间、增大氧气产量的多用制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针阀、气体流量计、湿化器、压力表、低氧报警器、电磁阀组、内有延时集成电路的自动控制箱、气源储罐、两个吸附塔、调压阀、过滤罐、两个旋塞阀、分水滤气器、消声器、空气压缩机组以及氧气储罐。供应气源的空气压缩机组经管路连接分水滤气器,使空气中的水份分离出来并减少过滤罐的负担。过滤罐底部设有气网--不锈钢丝编织物,滤去水气雾,在气网上方有过滤有害气体的分子筛和过滤微粒尘埃的无纺布复网。控制进入吸附塔气流压力的调压阀装设在连接过滤罐的管路上。两个旋塞阀装在气源储罐和过滤罐的最底部,用以排放其中的污物或积水。两个吸附塔的最底部经管路与氧气储罐连接。装有压力表的氧气储罐的输出端装有低氧报警器,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以及作储罐中氧浓度低于需要时的报警。低氧报警器与湿化器连接,用于吸氧者需要较湿气流时或者当吸氧者不需加湿时经辅助管路与气体流量计直接连接。气体流量计的输出端接有控制气流的针阀。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板式管路由三层管路板8、9和10叠合组成(见图1),该三层管路板的四角上设有紧固孔,籍紧固件将其连成一体,第一层管路板8上设有与电磁阀组沟通的进、气通道孔组(1、1-1),(2、2-1),(3-2,3-3),和排气通道组(4,4-1)和(5,5-1)。第二层管路板9为主要管路层及容器密封层,其下表面上设有三个容器密封孔,在容器密封孔(91)中有通道孔(2-1),在容器密封孔(92)中有通道孔(1-1),在其周边设置内有O形密封圈的密封槽,管路板9上设有与管路板8通道孔组(1、1-1),(2、2-1),(3-2,3-3),(4、4-1)和(5、5-1)位置相同及相通的通道孔组(1、1-1)、(2、2-1),(3-2、3-3),(4、4-1)、(5、5-1)以及通道孔60,在通道孔组(3-2、3-3)两侧设有通道孔(3-1)和(3-4)。该管路板9的下表面上在通道孔1、2和60之间有凹槽气道,在通道孔3-1和3-2之间以及通道孔3-3和3-4之间有凹槽气道,通道孔4-1和5-1之间有凹槽气道,并与凹槽气道34相通然后与消声器通连,其右边的I形凹槽气道97的端面孔96经管路与气源储罐接通。其另一端面孔98与管路144相接。第三层管路板10为容器结构层,在该管路板10上设有三个容器密封孔,其位置与第二层管路板9的三个密封孔相对应,其中部设有通道孔60和与容器密封孔103之间的气道(60-6),两个吸附塔和过滤罐的上部翻边装入管路板10止口和第二层管路板9的O形密封圈位置,由四角的各紧固件拧紧后达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远东空气分离设备厂,未经常州市远东空气分离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6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量重动力机械能源机
- 下一篇:电源插头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