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爬升式液压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93246523.4 | 申请日: | 199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9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林;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都滑模成套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2252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爬升 液压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模施工中使用的爬升式液压千斤顶,尤其是滚珠式千斤顶。
目前滑模施工中所使用的滚珠式千斤顶,其爬升、锁紧时滚珠在斜孔内滚动,并且跟爬杆是点接触,因此在小吨位千斤顶中,这种千斤顶使用效果最好。在大吨位中多使用楔块式千斤顶,但楔块式千斤顶爬升时,楔块与支承杆满接触,楔块齿尖易磨损,楔块齿缝易被支承杆上铁锈、油灰等物所填满,从而在支承杆上产生打滑,使千斤顶失去效果。将滚珠式千斤顶在结构上单纯放大用于大吨位荷载(如6吨)时,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当此顶带动6吨荷载爬升时,支承杆是φ48×3.5的钢管,钢珠在6吨荷载的作用下,很容易嵌入钢管里而不能拨出,并使钢管外径整体收缩,从而使千斤顶失效。而6吨千斤顶又必须用φ48×3.5的钢管作为千斤顶的支承杆,而不能用φ25圆钢,这样才不致于在爬升过程中发生失稳、弯曲,导致平台倒塌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大吨位的滚珠式爬升液压千斤顶,以避免上述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主要由空心活塞、缸筒、缸盖、滚珠式上卡体、弹簧、滚珠式下卡体、油嘴、底座及堵头组成滚珠式爬升液压千斤顶,滚珠式上卡体及下卡体均由两层卡头或多层组成,且各层卡头中的滚珠的数量不一样,各层卡头相对独立工作,各层卡头中的滚珠都均布于卡头圆周上。或每层卡头中的滚珠数量一样,但各层中的滚珠中心线都不在同一直线上,滚珠均布于卡头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及使用效果:
1、由于每具卡体都是两层或多层的,当有6吨或更大的负载作用于卡体上时,这两层或多层钢珠就分担了千斤顶上的负载,使网珠不可能嵌入钢管内,从而保证这类千斤顶的使用效果。
2、由于两层或多层卡头上的钢珠数量不一样,或尽管一样,但其轴向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都均布于圆周上,避免了两个卡体在爬杆上锁紧时,所产生的小坑的重合,从而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效果。
附图及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底座、2是缸筒,3是拎把、4是堵头、5是缸盖、6是活塞、7是联接油嘴、8是上卡体、9是弹簧、10是下卡体、11是底座并帽。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
由底座1、缸筒2、拎把3、缸盖5、活塞6、联接油嘴7、上卡体8、弹簧9、下卡体10、底座并帽11组成滚珠式爬升液压千斤顶,上卡体8与下卡体10均由两层卡头组成,两层卡头中的滚珠数量不一样,且都均布于两层卡头的圆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都滑模成套设备厂,未经江都滑模成套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6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暗锁式井座盖
- 下一篇:电脑主机音响改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