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卤素灯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3247305.9 | 申请日: | 1993-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正雄 |
主分类号: | H01J5/54 | 分类号: | H01J5/54;H01K1/46;F21V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掬昌,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卤素灯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卤素灯改良结构(二),为将该卤素灯的灯泡外套设球形玻璃罩使灯泡被包覆于内,于光源照射时能过滤紫外线强光,避免伤害人体,且此一灯泡、玻璃罩、固定器设为可分离的灯体构造,毁损时更换方便且可再利用。
目前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照明灯泡,常见的如图4所示的钨丝灯泡,该灯泡4一端一体结合有供与灯泡座螺合的标准规格导电铜头41,灯泡4内则具有钨丝42,一般而言,此种传统钨丝灯泡本身会因电流的流通在灯丝上产生高热点亮,并使钨分子蒸发而变细直到钨丝42烧断为止,其使用寿命约为1000工作小时,通常钨丝42烧断后灯泡4变黑,一看即知,则只能整个丢弃换新;另外,如图5所示,为近来使用在客厅等较大场所常用豪华美术灯所使用的日光灯泡,该非透明的大型灯泡5是于内部设有一般并连发光的日光灯管51,然而此种灯泡大而笨重,且一旦灯管51烧坏就只有全体报废丢弃,更由于其灯泡5与前端连接头52均为一体固定结合,一旦破掉也只有整个丢弃,实属可惜及浪费。
鉴于前述灯泡结构的不理想及使用上缺失,代之而起的一种卤素灯泡乃应运而生,其如图6所示,灯泡6内部充有微量的卤素气体,可于高温时产生钨卤化合物,在低温时附着于内部灯丝上形成卤素循环作用,减轻灯泡6的光束衰减和寿命末期的黑化现象,并保持初期的发光效率,故其特点为寿命长,约为2000~3000小时,相当于一般钨线灯泡的2~3倍;另外其灯光的演色性高,比荧光灯的冷白光更容易分辨颜色的差异;又其发光效率高,超过20LM/W,比一般钨丝灯泡更省电;同时光束衰减率小,寿命终了时的光输出仍高于初光束的90%,特别是其体积小,光源集中而小,配光设计容易;因之,目前室内照明所使用的投射灯使用得很广,其主要是如图6所示,将卤素灯泡6头部结合陶瓷并于外部射出包套一灯罩61,藉该灯罩61产生集束的效果而投射灯光;然而由于其灯体与灯泡也是采用单件一体的结构形态,一旦灯泡烧毁乃只能整个报废,再者,囟素灯泡6使用高频率紫外线照明,若在其强光长期直接照射下,据研究容易使人罹患皮肤癌或其它类似的伤害,故而其发光性能固然优异,但是可能造成人体的慢性伤害,实有待改进的地方。
本发明人即鉴于前述习用一般钨丝灯泡、灯管式灯泡及囟素灯泡结构的不理想及使用上缺失,乃积多年专业制造地经验,积极进行研究、设计与开发,而为使本实用新型能发挥更佳实用性能,期间尤历经多次试作、改良,终得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一种囟素灯改良结构(二)。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卤素灯改良结构(二),为将卤素灯泡外罩设一球形玻璃罩,令灯泡发光时光线可为该玻璃罩过滤,阻绝强光中的紫外线,避免直接照射人体而造成伤害的安全性考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卤素灯改良结构(二),及将灯体设为由固定器与灯泡玻璃罩三件式可分离的构造,供固定器或灯泡或玻璃体任一部分毁损时可简易更换该部分即可,达到维修拆组方便并避免浪费及节省成本效益。
为达成前述目的,是以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为由固定器与灯泡及玻璃罩三者所构成,于该固定器一端具标准规格导电铜头,下端设螺纹,内部则承置电子发光零件基板,基板下方接设盖板,并于盖板下结合一卤素灯泡低压灯座,可直接将灯泡插脚插入结合导通,而球形玻璃罩则可螺入固定器下方并包覆灯泡。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习知钨丝灯泡结构示意图。
图5是习知灯管灯泡结构示意图。
图6是习知卤素灯泡结构立体示意图。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囟素灯结构依外观而分,主要是将灯体分为固定器1、灯泡2与玻璃罩3三部分,且三者为可拆组离合的构造;该固定器1一端具标准规格导电铜头11,可导通内部承置的电子发光零件基板12,下端则设内螺纹13,而基板12下方接设一盖板14,并于盖板14下结合一囟素灯泡低压灯座15,此灯座15上端可以导线16穿过盖板14与基板12导通,内部则具导电片17及在另端设插脚孔18;而灯泡2乃为一基本规格化的普通卤素灯泡,可以其插脚21直接插入插脚孔18与导电片17导通;又玻璃罩3,约为3/4球形,上端开口外径设螺纹31,可与固定器的内螺纹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正雄,未经何正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7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