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蓄电池除硫器无效
申请号: | 93247840.9 | 申请日: | 199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6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郊区春城电子器件厂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2J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利民 |
地址: | 13003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
铅蓄电池是工业、交通、通讯等行业应用极为广泛的电源设备。由于使用不当及自然的化学反应,使电池产生硫化现象,硫化使得电池内的铅板过早腐烂,缩短了电池的寿命,使其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即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又给用户增加了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铅蓄电池的硫化现象、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附图所示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的技术构思是不断地给电池内的铅板施加电脉冲,在电脉冲的作用下使硫化层被电解,最后脱落。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提升电路(参考电压源)、移相脉冲电路、整形电路、比较电路和可控硅输出电路构成,移相脉冲电路由三极管BG1、BG2构成,BG1的集电极与BG2的基极相接,BG1的基极与BG2的集电极相接;整形电路由三极管BG3、BG4构成,BG3的集电极与BG4的基极相接,BG4的发射极与提升电路相接,BG3的基极接BG2的发射极;比较电路由三极管BG5、接在BG5基极上的电阻R12组成,BG4的集电极通过一个可调电阻接一个二极管D3后,与BG5的发射极相接;可控硅输出电路由可控硅VS1与放电电阻R15串接构成,BG5的集电极与可控硅的控制极相接,可控硅的正极接电源正极,其负极接稳压管WD3的正极,稳压管WD3的负极通过电阻R12接BG5的基极,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
本实用新型接在汽车发电机和铅蓄电池之间,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移相脉冲电路产生一个脉冲波形,经整形电路整形出一个工作波形,这个工作波形经过比较电路与参考电压源相比较,产生一个新的波形,利用这个波形的尖端去驱动可控硅导通,通过放电电阻将电脉冲施加给电池内的铅板上。本实用新型可不断地对铅板的硫化层进行电解,使硫化层脱落,可保证电池内不产生硫化层,彻底解决了硫化层对铅板的腐蚀,可大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达五年以上,可为用户节约大量费用,其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给除硫后的电池赋能的功能,当电池的电流低于额定容量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比较电路能将发电机的电流补充给电池。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二极管D2、电容C2组成提升电路(参考电压源),移相脉冲电路由BG1和BG2构成,BG1的发射极通过一个二极管和电阻R7与电源正极相接;整形电路由BG3和BG4组成,BG4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由BG5、R12和稳压管WD3组成比较电路;可控硅输出电路由可控硅VS1和放电电阻R15串接构成,可控硅正极接电源正极,其负极接R15,R15串接一个继电器HJ2,该继电器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R15的功率较大,为10瓦。在电路中还接有作为自动开关的继电器HJ1。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端接汽车发电机输出端,其输出端接铅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郊区春城电子器件厂,未经长春市郊区春城电子器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7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式方便米生产线的离散装置
- 下一篇:算术验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