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结构复式剪力筒无效
申请号: | 93248253.8 | 申请日: | 199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0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岭群;李岭发;沈兴峰;赵保成;单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岭群;李岭发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新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复式 剪力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不能象钢结构和钢一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那样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技术领域,其原因是现行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金属骨架力学性质不合理造成的,在现行的建筑中大都采用具体结构是,粗钢筋直立(纵向)相互平行围成筒状,细钢筋则以箍筋的形式垂直环绕在粗筋的外围扎结或焊接,用这种结构制成的骨架其强度、刚度都比较低,而且钢材用量较大,日本《日经产业新闻》近日报道长谷工公司开发了X型交叉钢筋结构,可用于建筑400—50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该结构的主要缺陷在于,X交叉点在轴向上分布不均匀,X型柱状构造延轴向不等径,箍筋与X结构柱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根据目前建筑超高层楼房中存在不足之处,特设计了一种钢结构复式剪力筒,它克服了日本长谷工公司开发的X型交叉钢筋结构的不足之处,同时该产品易在工厂生产加工成整体结构,采用筒壁和腹杆既同时抗剪应力,又对筒内混凝土提供围限压力的力学原理以弥补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缺陷,充分发挥了钢材抗拉强度高的特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钢结构复式剪力筒,其主要是该剪力筒是由筒壁、筒蕊两大部分组成;筒壁采用粗钢筋(1)以螺旋形式进行交叉编结,交叉点采用焊接、扎接的方式加以固定。使其成为网状筒壁,延交叉点纵向焊接直筋(3),以增强该剪力筒筒壁的强度;筒蕊中腹杆(2)细钢筋的两头,分别焊接、扎接在筒壁的各交叉点上,形成纵向排列的“米”字形结构,筒壁与筒蕊腹杆各之间交叉点的夹角为25°—65°。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钢结构复式剪力筒的直径,交叉结点的密度,网弦和腹杆直径以及各之间的夹角是确定复式剪力筒强度,刚度、局布稳定、整体稳定的主要参数。经过大量的试验其强度、刚度、局部稳定、整体稳定都大大超出现有的钢结构骨架,可建造500—600米高的楼房,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钢结构复式剪力筒,其楼房的整体重量可大幅度降低,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时该产品易在工厂制做,运输方便,装卸过程中不易变形,可采用统一的标准,突破了以往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层一层施工的缺点,并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钢结构复式剪力筒在制做过程中,首先用粗钢筋以螺旋形式进行交叉编结成筒壁,然后按照交叉点之间的距离,将腹杆细钢筋分别焊接在筒壁的各交叉点上,形成纵向排列的“米”字形结构的筒蕊,各交叉点的夹角45°为最佳状态,再延筒壁上各交叉点纵向焊接直筋,以增强筒壁的强度。在施工中将制做好的钢结构复式剪力筒按照所需的数量进行安装固定,然后进行整体混凝土浇铸即可,采用这种剪力筒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岭群;李岭发,未经李岭群;李岭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8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痰盂提盖器
- 下一篇:一种铁路道床边坡收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