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铃脲及其不对称取代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00452.X 申请日: 1994-01-18
公开(公告)号: CN1101642A 公开(公告)日: 1995-04-19
发明(设计)人: 郭洵;王培德;张丽;刘忠孝;吕顺;付巍;袁树林;王桐彬;李红艳;王艳华;王金山;历福晶;李雪飞;孙万丁;孙丽华;高维英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通化市化学工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275/28 分类号: C07C275/28;C07C273/02;A01N47/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4000 吉林***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杀铃脲 及其 不对称 取代 化合物 制备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不对称取代脲类,以通式所示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杀铃脲及其不对称取代脲类化合物具有昆虫几丁质合式抑制作用,能抑制和阻碍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使昆虫不能正常变态而致死,具有杀虫活性高、残留低、残效期长、选择性强、毒性低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杀虫机理,对天敌安全。该药剂用于防治农、林、果树、蔬菜、贮藏及家畜卫生等,近8个目,24个科的90多种害虫,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尤其对鳞翅目幼虫药效更好。是很有前途的一代新型杀虫剂。

目前,合成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普遍是以

反应而制备的。这类方法,都必须采用有毒光气作为主要原料,在其制备过程中,三废处理负担大,费用高,不利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以通式(式中R包括氢基、羟基、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取代烷氧基、苯氧基、取代苯氧基、杂环氧基、取代杂环氧基;特别是三氟甲氧基)所示化合物与以通式(式中R′包括氢基、卤基、烷基、多烷基,取代烷基、取代多烷基,特别是氯基;式中X为卤素;特别是氯)所示的化合物经缩合反应放出卤化氢制备而成。其反应通式为:

本发明避免了有毒光气的使用,使三废处理负担明显减少,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述如下:

本发明是以通式〈Ⅱ〉和通式〈Ⅲ〉溶于非质子型溶剂中,以适当的配比,在搅拌条件下,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压力、时间而制备该类不对称取代脲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中所产生的卤化氢导出后,用无机碱溶液处理,亦可使用清水吸收。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分离出产品。

其中,非质子型溶剂包括芳烃、烷烃、烷卤烃、环烷烃等,最好使用芳烃或低级烷卤烃,反应温度控制在25℃~150℃范围内;反应时间控制在0.5~18小时范围内;反应压力控制在表压-0.1~0.3Mpa,范围内;通式〈Ⅱ〉与〈Ⅲ〉的配比在1∶0.5至1∶3之间以及通式〈Ⅱ〉与溶剂配比在1∶0.5至1∶50之间的范围内。

实施方法1:

将1份对三氟甲氧基苯脲和1份邻氯苯酰氯与9份溶剂苯置于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升温到90℃,反应压力控制在0.001Mpa以下,反应6小时后降至室温,分离出产品,收率可达90%;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导入石灰乳中和器中,进行中和处理;分出的溶剂回收再用。

在棉田施用杀铃脲3-4克,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保蕾率可达60%以上;用杀铃脲8000倍液喷洒在果树上,对金纹细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在麦田亩施用杀铃脲0.5~1克粘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实施方法2:

将1份对三氟甲氧基苯脲和1.1份2,6-二氟苯酰氯与10份溶剂苯置于反应器中,搅拌升温至80℃,反应压力控制在表压0.002Mpa以下,反应8小时后,降至室温分离出产品,既可得到N,N′-(2,6-二氟苯酰基)-4-(三氟甲氧基)苯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通化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吉林省通化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0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