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象型取景器无效
申请号: | 94101105.4 | 申请日: | 1994-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3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莲下幸生;伊藤孝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3/16 | 分类号: | G03B13/16;G03B1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象 取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象型取景器。
在常规的实象型取景器中,正物镜组和正聚光透镜组形成一个倒象,该倒象由一个图象正立光学系统加以正直,从而使使用者通过一个正目镜组(即正对着人眼的透镜组)能观察到一个正立的象。聚光透镜组一般位于物镜组的焦点位置附近,因此,它对形成倒象这一事实起的影响不大。初级象的形成(即初级会聚)主要是由物镜组实现的。因此,很难消除由初级会聚产生的图象畸变,特别是在最近推出的具有很小的取景器、且有较高的可变放大率的小型摄像机中更是如此。
在取景器与摄象光学系统分离的摄象机中,取景器和摄象光学系统之间的视差必须在装配时就进行校正,使得在某一特定的物距(即基准物距)上不产生视差。现已公知的视差校正机构有好多种。例如,在现有的一种实象型取景器中,视差校正通过调整装在物镜组中的一个反射镜的角度来实现。调节反射镜的角度时,包含射到反射镜上的光的光轴和反射镜的反射光光轴的一个平面内的视场被调整,因此反射光的反射角亦被调整。但如果光不在该平面内,即发生图象倾斜。
此外,通过调整视场框的位移来执行视差补偿也是公知技术。但是在这种视差补偿系统中,构成图象正立光学系统的棱镜必须大得足以覆盖视场框的整个位移调节范围,这会导致取景器体积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具有高可变功率的摄象机中也能精确地进行畸变校正的既小又简单的取景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差在装配时就能容易、精确地进行补偿的取景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象型取景器,包括:正物镜组;正聚光透镜组;使所述物镜组和聚光透镜组所成的倒象正立的象正立光学系统;目镜组,通过它观察所述正立象,其中所述聚光透镜组沿所述目镜组的方向与一成象面相距预定距离,以靠近物镜组,所述倒象就成在所述成象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满足下列关系:0.65<s/fow<1.2,其中s表示所述成象面和最靠近待摄象物的所述聚光透镜组的第一透镜表面之间的折合距离;fow表示所述物镜组和所述聚光透镜组的总焦距。
本发明涉及日本专利申请No.5-6247(1993年1月18日递交)的内容,该文献全文在此被引作对比文献。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取景器的原理图;
图2是示意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取景器的透镜组的放大率;
图3是由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取景器实现的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原理图;
图4A和4B显示了图3所示的实象型取景器的光学元件的两种不同的布置;其中与平面平行的板位于取景器的初级成象平面;
图5是与图1的取景器相比加设有场平整装置(即场平整器)的实象型取景器的原理图;
图6是在图1所示的实象型取景器中的聚光透镜组的视差补偿灵敏度的示意图;
图7是在图3所示的实象型取景器中物镜组和聚光透镜的视差补偿灵敏度的示意图;
图8是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聚光透镜组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一实施例在小(最小)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的示图;
图10显示了图8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的示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一实施例在大(最大)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的示意图;
图12显示了图11所示的取景器畸变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二实施例在小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的示意图;
图14显示了图13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
图1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二实施例在大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
图16显示了图15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
图1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三实施例在小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
图18显示了图17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
图1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三实施例在大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
图20显示了图19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
图2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四实施例在小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
图22显示了图21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
图2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象型可变放大率取景器的第四实施例在大放大率时的光学布置;
图24显示了图23所示的取景器的畸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