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波共振腔的调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1496.7 | 申请日: | 199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8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06 |
发明(设计)人: | 谭家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家岱 |
主分类号: | G05D19/00 | 分类号: | G05D19/00;B06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共振 调谐 装置 | ||
本发明属声波应用技术领域。
声波共振腔在声学器件中是常见的,乐器都有,通常的音箱就是最常见有共振腔了。本发明中声波共振腔指的是工业应用中的声波共振腔,它对某些波长的声波有较强的共振效果。为了发挥这种共振效果,要求输入的声波具有这种波长。这就需要设计出与共振腔谐调的调整声波频率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正是这一种装置,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共振腔的调谐装置。
本发明之前,在大功率的工业用声波共振管内也有调谐装置(发明人Marts A.Olsson,Roland Sandstrom,美国专利申请号298,244,1981年8月)它利用机械振动调制进气阀门,因而产生管内共振。我们的装置完全不同,我们是利用传感器、计算机达到保持共振腔内共振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工业用声波共振腔内,得到最强的稳定的共振。
本发明的装置由下列部分组成:1、共振腔;2、声波发生器;3、频率控制器;4、频率采集器;5、计算机;6、温度传感器;7、声压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共振腔内发生共振时,传感器测得的讯号与频率信号传到电子计算机,由计算机的特制软件判断是否要更改声波频率,而后发出讯号传至声波发生器的频率控制器,调整声波频率,直至下一次传感器的讯号传到。如此反复,形成闭环控制,使共振保持在最强状态。
本发明与目前Olsson等人的发明相比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可调频声波发生器,而旧发明只适用于他们自己发明的声波发生器。
2、本发明机械构造简单,没有易磨损件,维修容易。
3、本发明应用计算机控制,因此具有这种控制的一切优点,如可以遥控,控制准确、及时,可同时控制多个共振腔,可以控制任何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等等。
4、一般说共振腔的固有共振频率不止一个,用计算机控制可以任意选择所需要的共振频率。
附图说明如下:
图一、二中标号的意义如下:
1、共振腔(管);2、声波发生器;3、频率控制器;4、频率采集器;5、电子计算机;6、温度传感发送器;7、声压传感发送器;8、调速器;9、电动机。
图一是比较一般的装置,它适用于可以调频的声波发生器。工作时,由传感器4、6、7测得温度、专压、频率讯号,传送到计算机5。计算机通过计算作出判断,发生调整讯号到频率控制器3,调整频率并随时采集频率讯号,反复调整,使之保持稳定。这样就能使共振腔处于最佳共振状态。
图二是声波发生器的频率控制器是一个电动机时的情形。图中9是电动机,8是电动机的调速装置,频率采集器4采集的是转速讯号。当计算机作出转速调整值时,把讯号送至调速器,就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声波发生器的频率。
我们结合一个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我们用这种声波共振腔调谐装置控制锅炉的吹灰作业。图2是这种装置,图中共振腔1实际上就是声波吹灰器的输音管。从输音管的几何参数,就可以计算出共振声波的波长,从而确定了共振时声波的频率;计算机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声波发生器的声波频率保持为共振波频率,于是就可以保持稳定的共振;在共振的作用下,输音管中声强得到加强,从而有足够的声波进入锅炉,完成吹灰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家岱,未经谭家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