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发酵制备L-谷氨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1578.5 | 申请日: | 199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英次;川嶋伸树;小山稻雄;石井惠史;河原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P13/18 | 分类号: | C12P13/18;C12N1/20;//;C12R113;1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汪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发酵 制备 谷氨酸 方法 | ||
1.通过发酵制备L-谷氨酸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含有浓度为10-1000μg/l的生物素而不用加入生物素活性抑制物质的液体营养培养基中培养产生L-谷氨酸的短杆菌属和棒状杆菌属微生物的一个突变株,所说突变株选自乳发酵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CCTCC M93052(AJ12821)、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CCTCCM93053(AJ12822)和谷氨酸棒状杆菌CCTCC M93054(AJ12833),并且所述突变株与衍生它的野生菌株相比具有更低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
在培养液中产生并积累L-谷氨酸;以及
从所说培养液中回收所说的L-谷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突变株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为所述野生型菌株的活性的1/5至1/5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突变株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为所述野生型菌株活性的1/10至1/10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5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