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增产素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1729.X | 申请日: | 1994-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发明(设计)人: | 姜震坤;刘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岗添加剂厂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鹤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文权 |
地址: | 1541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增产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农作物生长、增产的增产素的生产方法。
目前,腐植酸盐类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及门类。在农业生产中,以腐植酸盐类产品作为农作物增产素便是其应用领域之一,其中,《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HCF-1)》、《新型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化学工业部化肥司编印:《腐植酸肥料及腐植酸综合利用成果鉴定证书摘编》)等产品在促进农作物增产方面已见明显效果。但施用这两种产品需均匀喷洒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水稻增产素的生产方法,用该方法生产的产品,能有效的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腐植酸为主要原料,经过下列工艺制得水稻增产素:
1、硝化反应-制取硝基腐植酸;
2、氨化反应-制取腐植酸氨;
3、萃取-制取腐植酸钠和腐植酸钾;
4、分离-将萃取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分离出去,得到纯净的腐植酸钠和腐植酸钾;
5、碱溶酸洗法-制取黄腐植酸;
6、合成-将硝基腐植酸、腐植酸氨、腐植酸钠、腐植酸钾和黄腐植酸进行合成即得到液态水稻增产素;
7、干燥-将合成后得到的水稻增产素放入转筒干燥槽中进行干燥。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得的水稻增产素,能有效的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增产,对其他农作物也能产生同样效果。在水稻田里采取撤施方法即可收到良好效果,该产品还具有使用方便、投入产出比高、无公害、无残毒等特点。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及工艺条件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1、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有湿法与干法两种,本发明采用干法。工艺条件是硝酸浓度为45%左右,反应时间为5-6分钟,再老化24小时,反应温度为20-80℃之间。由此制取硝基腐植酸。
2、氨化反应:将腐植酸粉与氢氧化氨在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条件同硝化反应条件。由此制取腐植酸氨。
3、萃取:
(1)将反应釜清洗干净,按配方剂量加入碱液,升温至80℃时投入一定剂量的腐植酸粉,其比例为7-8∶100(折固),升温到95℃以上,反应100分钟后,放入第一沉淀槽。由此制取腐植酸钠。
(2)腐植酸粉与氢氧化钾反应,其比例为100∶9-10(折固),反应条件同上。由此制取腐植酸钾。
4、分离:第一沉淀槽中的腐植酸钠沉淀2小时后,将上面较纯净的腐植酸钠液体抽入第二沉淀槽,再沉降2小时后,将上清液抽入反应釜中,待合成用。腐植酸钾也采用同样方法处理。
5、碱溶酸洗法:用腐植酸粉、碱溶、加盐酸,制取黄腐植酸。腐植酸粉与氢氧化钠的比例为100∶7-8,加酸至PH值2-3为止。反应条件为常温。
6、合成:将硝基腐植酸、腐植酸氨、腐植酸钠、腐植酸钾和黄腐植酸按下面比例投入反应釜中,在加温(80—90℃)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至反应终点,放料待干燥。
产品配制比例:干基、%。
硝基腐植酸:20-25;
腐植酸氨:25-30;
腐植酸钠:25-30;
腐植酸钾:30-40;
黄腐植酸:3-5。
上述产品的成份及比例可根据土壤条件的差异进行相应调整。
7、干燥:将合成后的液体物料放入转筒干燥槽中,调节好物料浓度、干燥转筒的温度、转速,进行干燥。达到标准要求的水份为止-一般为1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岗添加剂厂,未经鹤岗添加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保健酒的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作夜光开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