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1833.4 | 申请日: | 199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原昭人;通口敏春;矢壁澈;神田重雄;山本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1/20 | 分类号: | H01J1/20;H01J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竹民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阴极组件,至少包括:
有内表面的阴极套管(15);
设于所述阴极套管(15)的端部,发射电子的电子发射部(13);
配置于所述阴极套管(15)内侧加热电子发射部(13)用的加热灯丝(21);
所述阴极套管(15)内表面上有由钨粉和氧化铝粉混合烧结而成的黑色膜(23);
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套管(15)内表面上的黑色膜(23)是平均粒径在0.5μm以上、2μm以下范围内的钨与平均粒径在0.1μm以上且1μm不到范围内的氧化铝按照(90∶10)至(65∶35)范围内的钨对氧化铝重量比混合后的烧结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套管(15)用钽或以钽为主成分的合金,或者用铌或以铌为主成分的合金做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组件,其特征在于,钨与氧化铝的重量比在(70∶30)至(85∶15)的范围内。
4.一种在直接设置或通过保持体(19)设置电子发射部(13)的阴极套管(15)内表面上形成由钨粉和氧化铝粉混合烧结而成的黑色膜(23)的阴极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在上述阴极套管(15)的内表面上涂敷用平均粒径在0.5μm以上、2μm以下范围内的钨与平均粒径在0.1μm以上且1μm未到范围内的氧化铝按照(90∶10)至(65∶35)范围内的重量比(钨∶氧化铝)混入分散溶液而成的悬浊液(25),
在非氧化性环境中,以1250℃至1580℃范围内的温度烧结,形成黑色膜(2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套管(15)用钽或主成分为钽的合金、或者铌或主成分为铌的合金做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温度在1400℃至1550℃范围内。
7.一种在直接设置或通过保持体(19)设置电子发射部(13)的阴极套管(15)内表面上形成的由钨粉和氧化铝粉混合烧结而成的黑色膜(23)的阴极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成为所述黑色被膜(23)的材料包含高熔点微粉,所述高熔点微粉是平均粒径在0.5μm以上、2μm以下范围内的钨与平均粒径在0.1μm以上且1μm不到范围内的氧化铝按照(90∶10)至(65∶35)范围内的钨对氧化铝重量比混合成的混合粉末,
包括下列步骤:
将作为所述黑色膜(23)的材料利用分散溶液制备悬浊液(25),
将该悬浊液(25)充满所述阴极套管(15)的内部,
在充入的同时或者之后,用多孔性吸收体(26)接触或接近上述阴极套管(15)的开口部,吸收多余的悬浊液(25),在所述阴极套管(15)的内表面上附着黑色膜(23)材料,
加热处理附着所述黑色膜(23)材料的所述阴极套管(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黑色膜(23)的材料的悬浊液(25)是高熔点微粉与分散用液体混合而成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熔点微粉与分散用液体的重量比为(30∶70)-(70∶3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熔点微粉平均粒径在2μm以下。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用液体是硝化纤维素与醋酸丁酯的混合液。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熔点粉末中钨与氧化铝的重量比在(70∶30)至(85∶15)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套管(15)用长周期型元素周期表中5A族或6A族的元素单体或以该单体为主成分的合金做成。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套管(15)用钽或钽为主成分的合金,或者铌或铌为主成分的合金做成。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吸收体(26)初始吸水速度为3mm/s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株式会社,未经东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8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