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小虾重叠拼接成大形蝴蝶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1977.2 | 申请日: | 199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74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05 |
发明(设计)人: | 宫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照光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虾 重叠 拼接 成大形 蝴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虾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将小虾重叠拼接成较大形体蝴蝶虾的加工方法。
目前,在水产品加工行业中,对捕捞上来的虾按其形体大小,分成不同等级直接冷冻成虾坨。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对外出口时,通常将虾去头剥壳后(保留虾尾),再沿虾的脊线切开,剔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形成粘连着的两片虾,然后再冷冻成虾坨。经过这样处理的虾,水产行业一般称之为蝴蝶虾。这种处理方法必须在原料虾足够大,一般40-50只/磅时,加工成的蝴蝶虾才能达到一定标准要求而被外商接受。如果原料虾的形体太小,例如每磅只有91-110只虾的情况下,所制得的蝴蝶虾就远远不能达到出口标准要求。因此,在当今大虾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小虾资源通过科学的加工方法使其变成“大虾”,是水产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虾的加工方法中所存在的无法利用小虾资源,将小虾加工成“大虾”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小虾的经济价值大幅度提高,并能满足蝴蝶虾做为出口产品的规格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步,取一只小虾,除保留虾体第六腹节和尾节尾肢外,其余外壳全部剥去,用不锈钢刀沿虾的脊线剖切至第六腹节,剔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形成粘连着的两片蝴蝶虾A,并将其剖面向上置于已撒满起模剂的模盘的虾形槽中;第二步,另取若干只小虾,将其外壳及尾肢全部剥去,用不锈钢刀沿虾的脊线剖切至尾尖,剔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形成若干互相粘连的两片虾仁B;第三步,再将B依次在A的剖面上部分重叠,拼接成带有尾节尾肢的蝴蝶虾C,这样C的形依及重量比A或B要大得多;第四步,将C送入冷库使每个虾冷冻成一体即可。其中,模盘所撒的起模剂最好采用面粉。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其积极效果就是解决了当只有小虾资源的情况下,不能加工制成大形蝴蝶虾的技术难题。也就是说利用本发明方法能使小虾变“大虾”。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小虾的经济价值,满足了蝴蝶虾做为出口产品标准的需要。以1993年为例,小规格虾仁价格仅为24-2B元/Kg,而利用本发明方法加工而成的大形蝴蝶虾价格为71.50元/Kg,并且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选用规格为91-110只/磅的无头小虾为原料。首先在带有40个虾形凹槽的塑料模盘上撒上面粉。加工操作者先取一只虾,除保留第六腹节和尾节尾肢外,其余全部剥去,用不锈钢刀沿虾的脊线剖切至第六腹节,剔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制成两片互相粘连着的蝴蝶虾A并将其剖面向上置于模盘的虾形槽中;操作者再取另一只虾,将其外壳及尾肢全部剥除,用不锈钢刀沿脊线剖开至尾尖,剔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制成相互粘连着的两片虾仁B;将B在A的剖面上与A部分重叠,拼接成带有尾节尾肢的蝴蝶虾C,这样C的形体及重量要单独A或B大得多。如此方法制成另外39个蝴蝶虾摆满模盘,送入冷库使每个虾冷冻成一体即可。
实施例2。选用91-110只/磅的无头小虾为原料。首先在带有40个虾形凹槽的塑料盘上撒上面粉。加工操作者先取一只小虾,除保留第六腹节和尾节尾肢外,其余全部剥去,用不锈钢刀沿虾的脊线剖切至第六腹节,剔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制成互相粘连着的两片蝴蝶虾A并将其剖面向上置于模盘的虾形槽中;操作者再另取两只小虾,将其外壳及尾节尾肢全部剥除,用不锈钢刀沿脊线剖切至尾尖,易除肠腺,沿刀口翻开,制成虾仁B和B′;将B在A的剖面上与A部分重叠拼接,再将B′与B部分重叠拼接,这样形成带有尾节尾肢的蝴蝶虾C,并且C的形体及重量比单独的A、B或B′要大得多,如此方法制成另外39个蝴蝶虾摆满模盘,送入冷库使每个蝴蝶虾冷冻成一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照光,未经宫照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19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粒三氧化二锑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β沸石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