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铅笔用伸缩式滑动导芯筒无效
申请号: | 94102054.1 | 申请日: | 199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发明(设计)人: | 光谷良英;安西昭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寿 |
主分类号: | B43K21/027 | 分类号: | B43K21/02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铅笔 伸缩 滑动 导芯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笔杆后端的按压送芯操作以送出笔芯的活动导芯管式自动铅笔用滑动导芯筒的构造。
一般常用的自动铅笔的前端导芯管都是固定在笔锥体前端,因此,自导芯管前端伸出来的笔芯长度,就避免笔芯容易折断的观点来考察,需要限定笔芯伸出的长度为一适当长度,而不宜过长,所以,每在书写之际,因外露的笔芯很快消耗变短,而需要频繁的停笔而进行导芯管后端的按压送芯操作。由于送芯操作时,须要变换握笔手势而使用大姆指按压笔具后端,以致须中断书写动作,使人感觉相当麻烦,同时也影响书写效率,是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曾发明一种可因应笔芯的磨耗程度而使伸出的导芯管逐渐缩入笔管内,相对的使笔芯保持同量伸出的活动导芯管式自动铅笔,或利用笔芯前端按压纸面而不必改变书写握笔姿势之状态下可进行送芯的自动铅笔,曾公开在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平3-47907号中,这种自动铅笔是把送芯用滑动导芯筒构成由同轴配置的不同直径之大小两个单独构件的筒体所构成,并借助大径滑动筒体以大摩擦力可沿笔锥体内周壁滑动的嵌合在笔锥体内,另借助小径滑动筒体对穿过其内部的笔芯施以小摩擦力、而保持笔芯的构造。
但是根据这种笔具的滑动导芯筒,因大小两个滑动筒体是二个构件以同轴状组合成为一体,两者之间形成有向后开口的环形间隙,因此当笔芯在被送往前方而刚要进入滑筒的笔芯通孔时,常会有伸入不该进去的环形间隙内的情形发生,这样将造成笔芯偏斜而折断并且卡入其内部。又笔芯摩擦所生芯屑和断芯等也容易积留在这间隙内,而影响滑动导芯筒的正常运作,仍然有待改进。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改进上述缺点及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减少笔芯断折及粉屑堵塞的情形,而且一次按压操作所伸出的笔芯可以供较长时间的书写,同时可进行确实的送芯动作的自动铅笔用滑动导芯筒。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铅笔用伸缩式滑动导芯筒,由可在笔具前端的笔锥体内前部一定范围内沿轴向移动且中心设有供一支笔芯穿通的通孔之滑动筒体,及呈同轴心状插设在滑动筒体前端的可供同一支笔芯贯通的细长导芯管所构成;
其特征为,滑动筒体的后端外周部形成有后端相连而前端开口的呈同心状配置的扩径外筒部,此外筒部沿圆周开设有数道自开口端向连结端轴向延伸的轴向开槽,以便赋与外筒能产生径向弹性而可以一定的摩擦力接触笔具的笔锥体内周壁沿轴向滑动,另外在滑动筒体的笔芯通孔内周壁形成可对通过的笔芯施以较前述摩擦力小的摩擦力之凹凸粗面部。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为,滑动导芯筒的滑动筒体的笔芯通孔内周壁形成有可赋与笔芯摩擦力的阴螺旋形凹凸部。
根据上述本发明自动铅笔用滑动导芯筒的构造,滑动筒体因利用后端一体形成且具有外张弹性的外筒部,以较大的摩擦力嵌入笔锥体内部可沿轴向前后滑动,另外利用滑动筒体的笔芯通孔孔壁所形成的凹凸部,以较小的摩擦力确实保持笔芯,而且滑动筒体和外筒部是以后端一体形成环状开口向前的二重筒,而在笔芯入口端环状开口存在之故,遂可避免笔芯有时会进入其间而致折断,或灰尘、芯屑或断芯进入其间而影响滑动导芯筒的正常动作的缺点发生。
现在参照附图借助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铅笔用滑动导芯筒的一实施例要部纵剖视图;
图2是仅示出未插设导芯管的本发明滑动导芯筒的滑动筒体之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滑动筒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滑动筒体的后视图;
图5是图2所示滑动筒体的正视图。
在图1中,1是自动铅笔的握持用笔杆,笔杆1前端设有笔锥体2,笔杆1内部插设有同轴的笔芯管3,笔芯管3的前端连设有笔芯夹头4,笔芯管3的后端嵌套有对笔芯管3可装卸自如的按压头(未予图示),按压头可为封闭,也可为开口以收容橡皮擦(未予图示)。笔芯夹头4的前部贯通夹头束紧环7,束紧环7的后端抵住外套筒8的前方内凸缘部8a。缓冲套筒8是采用可产生弹性变形的如聚乙烯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为圆筒状,其后端形成至少一对大于主筒部8b外径的外突之挡止爪8c。
又,为使挡止爪8对主筒部8b能产生适当的弹性挠曲力,而分别于主筒部8b上开设有径向缺口8d及于后端开设有轴向缺槽8e。为装配容易,此挡止爪8c形成前端较后端小径的斜坡状,当缓冲套筒8跟笔芯管3一起操作,而使缓冲套筒8确实而圆滑的卡入笔杆1上所设卡止孔1a内并可防止向后被拔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寿,未经株式会社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2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