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用风雨密舱口盖的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2241.2 | 申请日: | 199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24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宫城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中田.MAC |
主分类号: | B63B19/26 | 分类号: | B63B19/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风雨 舱口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船舶用风雨密舱口盖的密封装置。
船舶,例如集装箱船,在其甲板上具有敞开而平面轮廓为长方形的舱口,通常,这个舱口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割成数个长方形的平面轮廓,分别被多个可以自由开闭的舱口盖封闭着,另外,作为这些舱口盖的开闭方式,一般都知道是用吊车等使它们升降。
本发明特别涉及的就是这种升降式的船舶用风雨密舱口盖的密封装置。
一般地说,对这种舱口盖,为了使它在封闭舱口时达到风雨密,即既不透风,又不漏雨,从来的做法是,在舱口的周围设有一定高度的舱口围板把舱口包围起来,在舱口围板的上缘上并列地搁置着各舱口盖,在各舱口盖的下面与舱口围板的上缘之间以及相邻舱口盖的对向侧壁之间为了达到风雨密设有密封装置。
例如,作为各舱口盖与舱口围板之间的风雨密的密封装置,可在舱口盖的下面与舱口围板的上缘上分别设置可相互接合的适宜的密封部件。这样,当各舱口被舱口盖封闭时,用适宜的手段,例如夹板将这些舱口盖固紧在舱口围板上,由于密封部件相互牢固接合,就可使舱口盖的下面与舱口围板的上缘之间风雨密地封闭起来。
这样在舱口盖与舱口围板之间配置的密封部件的一个例子略如附图中的图4所示,在包围舱口10周围的舱口围板11的外周板上直立地设置着紧固杆111,在将该舱口10封闭的舱口盖12的侧壁121的下部的面上设置着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块122,当舱口10被封闭时,用夹板15的手段使舱口盖12对舱口围板11牢固地夹紧,由于在舱口盖12上设置的垫块122受到在舱口围板11上直立地设置的紧固杆111的顶面的压缩,就可使两者之间达到风雨密的密封。
另外,在相邻舱口盖的对向侧壁之间的风雨密的密封装置一般知道的也有许多种方式,其中一例略如图5和图6所示。在该方式中,相邻舱口盖12、13的对向侧壁121和131各设有压缩装置15和垫块装置19,构成压缩装置15的部件有:下端固定在侧壁121下方的部分上、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16,以垂直脚部分171与橡胶带16的上端连结的角形部件17,以及使该角形部件17的垂直脚部分171和水平脚部分172的相交处即角部170与侧壁121连结的连杆机构18。
连杆机构18由下端连结在侧壁121上可自由旋转的第一连杆181,及一端与该第一连杆181的上端连结可自由旋转的第二连杆182构成,第二连杆182的另一端可以自由旋转地连结在角形部件17的角部170上。
另外,垫块装置19是由水平地固定在侧壁131上弹性材料所制带状部件190构成的,在设计该带状部件190的厚度和设置位置时,须使压缩装置15角形部件17水平脚部分172的自由端能与带状部件190的中央部分接触。
这样就上述密封装置而言,当相邻的舱口盖12、13搁置在舱口围板的上缘上时,由于可使压缩装置15的连杆181按图5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两个连杆181和182便可伸张,致使角形部件17水平脚部分的自由端弹性地抵压到在另一方舱口盖13的侧壁131上设置的垫块装置19的带状部件190上,如图5所示,便可达到风雨密的密封。
另外,当连杆181按反方向,即按图5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如图6所示,角形部件17水平脚部分172的自由端与垫块装置19的带状部件190之间的接合脱开,因此两侧壁121和131之间的风雨密状态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中田.MAC,未经株式会社中田.MA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2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