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2617.5 | 申请日: | 1994-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发明(设计)人: | J·怀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达雷斯·F·霍德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瑞士夏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 通气 阀门 装置 | ||
1、一种用于使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包括:一通气通道装置,一通气阀装置,该装置与所说通气通道装置连通并具有一可轴向移动阀闭合元件;和一致动装置,该装置用于操纵所说通气阀装置从一开启位置进入到一闭合位置;在此,所说致动装置包括一力传递装置,该力传递装置在铸造进行过程中受到从设置在所说压铸模中的压铸室中通过所说通气通道装置流出来的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并且当所说液态铸造材料撞击该力传递装置时,该力传递装置可以在所说液态铸造材料传递给其的动能作用下轴向移动,此外,该力传递装置机械地与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本阀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的力传递装置包括一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该推进元件具有这样的工作行程,即,该行程的长度被限制到仅为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从其开启位置移动至其闭合位置时所完成行程的几分之一,而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除上述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工作行程之外还可以沿另一段行程自由地移动;此外,前述的致动装置还具有一力传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将所说液态铸造材料作用于前述力传递装置的冲击力传递给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装置还包括一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可操纵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并在传递所说液态铸造材料作用于所说力传递装置的冲击力时可以保持它已经达到的闭合位置。
3、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递装置包括一浮动塞元件,该元件可在一与所说通气通道装置连通的工作缸中轴向移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递装置包括一隔膜元件,该元件遮盖所说通气通道装置的一孔口。
5、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递装置以沿轴向非双向固定的方式与所说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连接并且以沿轴向双向固定的方式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通气阀装置包括一具有一柱塞元件的柱塞阀装置,并且,所说的力传递装置与所说柱塞元件以轴线平行的方式设置。
7、一种如权利要求5和6的阀门装置,其持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送装置包括一驱动板元件,该元件可轴向移动并相对于所说力传递装置同轴地设置,所说驱动板元件的一周边部分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柱塞元件啮合,并且当所说阀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时,所说驱动板元件在一弹簧装置的作用下坐靠在所说力传递装置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力传送装置包括一摆杆元件,该元件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柱塞元件啮合,并且当所说阀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时,所说摆杆元件在一弹簧装置的作用下,坐靠在所说力传递装置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包括一具有一气动或液动工作活塞的工作缸,所说工作活塞借助于一个刚性连接元件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9或者如权利要求8或9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缸以与所说力传递装置轴线平行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说力传送装置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以及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双向都不可移动的方式与其相连。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和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在所说驱动板径向相对的两侧与其可工作地连接。
12、一种如权利要求9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通过一控制阀受到液压或气压的作用,所说控制阀由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操纵。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控制阀是一提升阀,并且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用作所说提升阀的阀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达雷斯·F·霍德勒有限公司,未经丰达雷斯·F·霍德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26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照相胶片用片基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