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干性漆酚糠醛清漆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3194.2 | 申请日: | 199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4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发明(设计)人: | 封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93/00 | 分类号: | C09D19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鼎章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性 糠醛 清漆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干性漆酚糠醛清漆的制备方法,它属于涂料技术领域。
漆酚糠醛清漆,早在60年代初就有人研制,70年代开始有试制品。原有的技术是:将漆酚100克、糠醛33克(98%)、氨水7克(10%)混合搅拌,在70-80℃保持半小时,升温至110℃(约1小时),反应物料从酱红色变成深黑色,加水洗涤,分去水层,再真空脱水。(蔡奋,《生漆化学》。P266-272,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漆酚糠醛清漆具有耐热、耐酸特性,是比较好的耐热防腐涂料。开始也是作为漆酚酚醛类清漆改进产品进行研制的。但是,原技术中,糠醛过量,反应后残留的单体无法除尽,使制得的清漆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残存的糠醛(液体,沸点:161.7℃,熔点-38.7℃)影响清漆的干性,不能自干,给涂装带来很大麻烦;第二,清漆中的糠醛单体在贮存中还可继续聚合直至胶化,使贮存期缩短;贮存期短,对生产和使用都不利;第三,糠醛损耗大,过量的糠醛被水白白洗掉,使清漆成本加高。正因为存在以上三个问题,原技术自研究出来后,十多年来仍然没有被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人针对原漆酚糠醛清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试制性研究,目的是研制出一种自干性、贮存期长和成本较低的新型漆酚糠醛清漆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技术上采取了如下措施:以漆酚、糠醛和氨水为原料,经一次缩合反应后,加甲醛和氨水再缩合反应一次,两次缩合所得的产物。再经辅以共沸蒸馏,脱除水和甲醛,获得具有自干性的漆酚糠醛清漆;第一次缩合反应物料比为漆酚∶糠醛∶氨水=100∶≥25至29(98%)∶≥5至12∶第二次缩合反应时,加入甲醛≥3至6(36%);经第二次缩合的产物,按漆酚∶二甲苯=100∶≥200至400加入二甲苯,先二甲苯共沸脱水,继后再蒸馏出一部分二甲苯,把水和甲醛完全脱除。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用本技术制得的漆酚糠醛清漆与原漆酚糠醛清漆比较(见下表)。在自干性,贮存期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问题的解决,使自干性漆酚糠醛清漆在工业防腐方面产生积极效果。
两种漆酚糠醛清漆性能的比较
实施例:在500毫升三口园底烧瓶中加100克漆酚,125毫升二甲苯、28克糠醛(98%)和7克氨水(27%)。装上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管。在90-100℃下加热搅拌2小时,反应物由酱红色变成深黑色。再从冷凝管上口分别加5克甲醛(36%)和5克氨水(27%)。继续在90-100℃下加热搅拌2小时。然后在冷凝管和烧瓶间接一个油水分离器。加50毫升二甲苯。加热、搅拌、脱水。当收集近18毫升水时,再蒸出90毫升二甲苯。此时,瓶内温度上升到144℃左右。停止加热。在搅拌下再加160毫升二甲苯稀释,即制得自干型漆酚糠醛清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3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视频摄像装置
- 下一篇:斯特林循环热机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