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芝麻杂交制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03410.0 申请日: 1994-04-06
公开(公告)号: CN1058600C 公开(公告)日: 2000-11-22
发明(设计)人: 屠礼传;梁秀银;王文泉;郑永战;柳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
代理公司: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祥明
地址: 450002***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芝麻 杂交 制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芝麻杂交制种方法。

芝麻是公认的优质油料,但因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发展较慢。近数十年来,国内外有些科技工作者在探索研究芝麻的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可能性。1945年印度人pa1率先报导了芝麻具有杂种优势,近二、三十年来,芝麻杂种优势的存在进一步为国内外科技人员的研究所证实。但是,如何在生产上应用这种优势,至今没有成功的报导。

关于芝麻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国内尚无报导,国外则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Malaguti和Mazzani(1958)曾报导在Venezuela52品种中发现部分植株上部开花不结蒴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子所致。Dabral和Mandloi(1974)在PTS12-24×129组合的F3中曾发现过生长早期不结蒴而后期结蒴正常的部分不育植株。Osman(1981)用143个分离群体进行研究,认为这些材料的雄性不育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对11个雄性不育×雄性可育的F1杂种与其亲本比较,F1杂种的单株产量和含油量都高于其可育亲本。Osman和Yermanos(1982)报导了从委内瑞拉种质资源中重新发现产生无生命力花粉粒的雄性不育植株。用这些植株与9个雄性可育品种杂交,在F2分离群体中产生出若干雄性不育株。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F1代结蒴正常,说明不育株的雌性可育性正常,而且雄性可育对雄性不育呈显性。论文还报导了花粉粒败育的机理,提出了雄性不育系在杂种优势上利用的可能性。Brar(1982)报导过3个雄性不育系:57-1,143-4和546-4,但这3个系在田间表现雄性不育,雌性可育性极差;而在温室中雄性和雌性的可育性都很好。Rangaswamy和Rathiuan(1982)用子射线和ethylmethanesulphonate处理二个品种,在M2中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近10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离实际应用尚有很大距离。有关芝麻杂交制种技术目前国内外研究不多,相关的技术报道甚少,国内仅有申请人在研究这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芝麻杂交种产量的制种方法。

以下叙述本发明的主要内容:

一种芝麻杂交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不育系ms86-1作母本,以丹巴格品种做父本,安全隔离距离在2公里以上,父母本行比为1∶2-4,母本比父本丹巴格提前5-7天播种,在始花期拔除ms86-1可育株和不符合亲本典型性状的杂珠及病弱株。

本发明较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典型优点:

1.制种产量高。用本方法制种较现有技术相比可提高制种产量50%。

2.本发明杂种产量高、本发明的杂交种1989-1991年参加全国芝麻杂交种区域联合试验,每年产量均居首位。3年24点次与对照品种(豫芝4)相比,除1点平产外,其余各点次均增产。平均亩产74.77公斤,平均增产29.52%,每亩净增17公斤。1991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杂交种生产示范,共5个点,平均亩产87.32公斤,比对照豫芝4号平均增产22.23%,每亩净增15.9公斤。1992年参加全国芝麻杂交种生产示范,共7个点,平均亩产93.3公斤,比对照豫芝4号平均增产23.7%,每亩净增17.9公斤。1991年在河南商丘和陕西富平示范种植,分别获得了亩产140.3和108.5公斤,比同等条件下的豫芝4号增产21.3%和40.9%,每亩净增29.9和44.4公斤。同年在许昌基点进行高产栽培试验,本发明杂交种曾达到亩产229.6公斤的高产纪录。

3.本发明杂种抗逆性强:1990和1991年在郑州对豫芝4号进行枯萎病人工接菌鉴定,其相对抗病指数(RI)分别为-1.17和-2.91,属高抗类型,1991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病圃鉴定,本发明杂种的RI为-087,属抗病类型,豫芝4号的RI为-0.34,属低抗类型,据3年全国区域联合试验调查,本发明杂种的平均发病株率为8.85%,低于其它品种,本发明杂种茎秆粗壮,抗倒伏,在丰产田植株高达220厘米以上,从未发生过倒伏现象。

由于本发明杂种的生长势和抗逆力强,因而适应范围较广,在不同气候和肥水管理条件下,都能取得比常规品种更高的产量。如1990年在四川南充地区,虽因播期推迟,阴雨天多,日照不足的情况下,仍表现突出,亩产91.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2.48%。1991年在河北襄阳,在遇干旱情况下,亩产仍达103公斤,比对照增产3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3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