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数码和声形笔数码汉字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3627.8 | 申请日: | 1994-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明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和声 汉字输入法 | ||
本发明是两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应用于电脑中文文字编码输入。
目前电脑汉字编码方法已有许多,但都存在着易学的方法输入速度慢,输入速度快的方法学习困难,且容易忘记,不易掌握。只能适合于一些专职打字员使用,对于不经常打字的厂长、经理和业务人员就难以接受,若要推广到小学的儿童们使用中文电脑就更加困难。
目前,所有的编码方案都是将若干个边旁部首或组字部件用某一个字母键或数字键来代表,这样就使学习者花费大量的记忆来强记边旁部首及其代表的键位。需然有些编码方案采用字形助记或口诀助记,但由于记忆量过大,如“五笔字型”的键盘编码方案就要记一百八十多个字形和字根;“表形码”键盘编码方案也要记近两百个字形及组字部件。这样大的记忆量使到许多非专职打字人员难以接受。笔数码和声形笔数码键盘编码方案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编码模式,采用完全不用记边旁部首的编码方案,只要能记住二十个成字键名,就可记住整个键盘编码,总记忆量约为五笔字形的二十分之一。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花很小时间,用小量记忆就能掌握快速的电脑中文输入方法,解决广大业务人员学习电脑打字难的现象。同时也为广大小学生们学习中文电脑提供一种易学易懂输入速度又快的打字方法。
笔数码和声形数码汉字输入编码是通过将汉字分拆成若干形,取各形的首笔笔画数和末形末笔笔画数进行编码。如:“形”字拆成“开+彡”两个形,首形首笔为横,而首形共有两横,所以用两横来代表首形“开”的码。对于第二形“彡”,首笔笔划为撇,第二形共有三撇,因此用三撇来代表第二形的编码。对于末形末笔也为撇,末形的末笔数为三撇,所以也用三撇来代表末形的编码。综合上述可得,“形”字分拆成“开+彡”两个形,对应编码为“二+彡+彡”。同理可将“编”字分拆成“+户+”,对应编码为“(首形码)+、(二形码)+(三形码)+(末形码)”。
笔数码就是如上例所述,先将汉字分拆成若干形,再取各形的首笔笔画总数,以及末形末笔笔画总数来进行汉字编码,这也是本编码发明名称定为“笔数码”的原因。下面从键盘编码方案;字词取码规则;汉字拆字规则三方面详细讲述笔数码的内容:
<一>键盘编码方案
笔数码和声形笔数码采用26个字母来代表所有的汉字编码元素,具体键盘编码规则是:将字母的1至7列分别定义为汉字的“左勾折、右勾折、点、横、竖、撇、捺”七种笔画,将字母键最上一行定义为字形笔画数为一的码,将字母键中间行定义为笔画数为二的码,将字母键最低行定义为字形笔画数为三和笔画数大于三的码,具体如下图:
例如本节开头举例的“形”字编码为“二+彡+彡”,对应键盘码是:横列第二行+撇列第三行+撇列第三行”,对应的字母是“FNN”。“编”字的编码为“”,对应的键盘码是:右勾折列第二行+点列第一行+竖列第三行+竖列第三行,对应字母是“SEBB”。对于“提”笔,看作“横”笔处理。
为了充分利用26个字母,减小重码,将第8、9、0列如下没定义的字母和不常用的第三行字母分别定义二十个常用的成字及其边旁。它们是:“金木水火土、人口日月王、手足鱼石文、禾气言十”,本编码称之为特形键,对应的字母是:
J-金、钅 K-火 O-口 I-言、讠
U-禾、气 M-木 A-足 S-鱼
P-手、扌 Z-土 X-人 C-日
B-王、N-石 V-月
L-水(氵冫)、文(攵)
需要注意的是:“B”字母表示的“”并非是大口框,而是组字用的方形,如“置”字的“四”。
笔数码和声形笔数码键盘编码图详见说明书附图。
<二>字词取码规则
1、笔数码取码规则
(1)、单字取码规则
笔数码的码长最多为四码,其取码规则按独形字、双形字和多形字的不同取码规则略有不同,具体如下:
①独形字取码规则
对于不能分拆的独形字,取码规则如下:
首笔笔画总数+第二笔笔画总数+末笔笔画总数+声母
例:“毛”字编码为“丿+二++声母”,对应的字母为“YFWM”。
②双形字取码规则
双形字取码规则如下:
首形首笔笔画总数+二形首笔笔画总数+末形(则二形)末笔笔画总数+声母。
例:“形”字编码为“二+彡+彡+声母”,对应的字母为“FNNX”。
对于第二形为特形的双形字,前面一二码均在首形取,其取码规则是:
首形首笔笔画总数+首形末笔笔画总数+特形(末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明,未经陈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3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腿肠(类圆类)贴标机
- 下一篇:箔式传感器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