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油净化再生过滤纸器皿无效
申请号: | 94104102.6 | 申请日: | 199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凤 |
主分类号: | B01D39/18 | 分类号: | B01D39/18;D21H27/08;D21J7/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贾乐强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净化 再生 过滤纸 器皿 | ||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的净化再生用的一种纸的制作。
在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种类很多,也很受人们的欢迎,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多次炸过食品的油,沉渣多,粘稠性大,易氧化变质,并有部分聚合现象,不宜再用。尤其是食用油在高温下反复使用中,会产生甘油脂二聚物等有害物质。食用油在储藏过程中,由于黄曲霉素的作用,在空气中受到阳光照射极易酸败,酸败的食用油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无法食用,变质和酸败的食用油营养价值降低,不容易消化吸收,油脂发生变色,破坏维生素,产生有害物质,引起食物中毒,诱发肿瘤导致癌症等疾病,危害人类的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食用油净化再生过滤纸器皿,用过滤介质和吸附助滤剂制成的过滤纸,制成的器皿,在高温下将使用过的食用油经过滤纸器皿过滤,清除杂质,澄清、脱色、无味,使油净化再生如同原食用油一样。
本发明的纸制器皿的纸主要成份包括过滤介质和吸附助滤剂,其特征在于过滤介质、吸附助滤剂和净水混合均匀后,倒入模具内,再用真空泵脱水,在温度110℃的干燥器内烘干30分钟,制成食用油净化再生过滤纸器皿。其中过滤介质包括:纸粕、锯屑、石棉、木质纤维素和棉质纤维素制成高纯度天然植物纤维浆,吸附助滤剂包括:活性白土、硅藻土、活性炭等无机吸附材料,过滤介质、吸附助滤剂和净水的重量百分比为:0.8∶2.4∶96.8。
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活性白土、活性炭等多种多孔质无机吸附材料。此吸附材料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和选择性的吸附能力,用来滤除毒气,精练石油和植物油,防止病毒和霉菌以及带色物质的脱色等。在食用油中防毒、脱色、净化等方面助滤剂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将酸败食用油加温或反复在高温中用过的食用油中加入适量的硅藻土、活性白土,或者活性炭等吸附剂,搅拌后,静置沉淀取出上层清油化验,毒素含量、变质成份、颜色、异味,会大大降低,几乎没有。
吸附助滤剂如:硅藻土、活性白土、活性炭等可作为过滤纸制品的填充物,就可起到吸附杂质、净化脱色、排除异味及其有害物质的作用。而纸粕、锯屑、石棉、木质纤维素和棉质纤维素等过滤介质是天然纸浆的主要成份,起到过滤杂质、澄清的作用。
根据《化工辞典》中得知:
活性白土包括:活性粘土、俗称活性陶土,是一种吸附和漂白性能强的粘土。漂白粘土,活性强的天然粘土,可做漂白剂,主要成分是蒙脱石族矿物,具有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矿物杂质的性能,所以常作为油脂和糖类漂白剂。
硅藻土:主要矿物成份是蛋白石,吸附能力很强,是良好的吸附剂,可作炼油、制糖的吸附、净化剂,是最佳的过滤材料。
膨润土:又名斑脱岩,主要成份为蒙脱石,吸附能力极强,用于炼油的脱色剂以及食品等方面。
氢氧化铝凝胶:在医疗上用作制酸药,能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用作抑制酸败变质及霉菌。
活性氧化铝:又称活性矾土,对汽体和某些液体有选择吸附本领,吸附与还原可进行多次。
硅胶:吸湿量可达40%左右,主要用于液体脱水。
蛭石:加热后体积急剧膨胀,形成极细的空间层,有吸水、隔热功能。
氧化钙:主要用于漂白及净化等方面。
活性炭:有多孔结构,对气体、蒸气或胶态固体有强大吸附本领。可做糖液、油脂、药剂的脱色、净化、溶剂的回收、分离和提纯。
海泡石:吸附性强,可做油脂的吸附剂、脱色剂和净化剂,医药业作离子交换剂、发酵粉。
硅藻土助滤剂ZX-616:在过滤中可获得足够的过滤与澄清,用于啤酒、果酒、饮料、食油、药液和饮用水等的过滤。
上述原料成份制成的过滤纸器皿,可根据要求制作成杯、盘、漏斗等一次性的器皿,当然也可制成过滤纸板,器皿衬,与其它产品配套使用。使用时,制成的过滤纸器皿固定好,将温度在80°-160℃的食用油倒入一次性的过滤纸器皿中,过滤后的油与原油无差异,过滤器皿带杂质丢掉即可,再过滤时重取新的过滤器皿。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此过滤纸采用过滤介质、吸附助滤剂和净水混合后,放入模具内,用真空泵脱水、烘干即可制成过滤器皿,其原料丰富易购,加工容易、成本低,而且是一次性的,既净化再生食用油,而且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们饮食的卫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凤,未经刘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4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