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浸——电积提铜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94104110.7 | 申请日: | 199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绍阳;黎维中;郑绍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蒗彝族自治县乡镇企业局溶浸炼铜厂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5C1/12;//C22B15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和春 |
地址: | 67431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浸 电积提铜 新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浸-电积提铜工艺,特别是适合于难选氧化铜矿的提铜工艺。
目前,处理难选氧化铜矿石时,一般采用浸出-浮选-火法冶炼工艺,该工艺存在着流程长、工艺复杂、投资大、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1075170A公开了难选氧化铜矿氯化浸出法,虽然该法提出了浸出难选氧化铜矿的较好方法,省去了浮选工序,但未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还存在以下足之处:1、浸出剂FeCl3的再生是在一定压力下在钛制水力喷射器内进行,设备要求高,投资大;2、该法直接得到的产品铜粉,还须进一步冶炼方能得到较纯的铜,这样将增加成本和能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不污染环境的溶浸-电积提铜工艺,特别是适合于难选氧化铜矿的提铜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硫酸溶液和电积后液作浸出剂溶浸铜矿石,浸出液直接电积,电积后液返回作浸出剂。其原理是硫酸溶液溶浸铜矿石中的氧化铜矿物,电积后液中的Fe2(SO4)3溶浸铜矿石中的硫化铜矿物。电积后液中的Fe2(SO4)3是这样生成的:部分硫酸溶液与铜矿石中的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2SO4和Fe2(SO4)3,FeSO4与溶液中的氧氧化和电积过程氧化成Fe2(SO4)3,Fe2(SO4)3在溶浸时还原生成的FeSO4经过电积工艺氧化再生为Fe2(SO4)3,这样电积后液中的Fe2(SO4)3将不断增加。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流程为:将原铜矿石破碎至粒度小于20mm,放入浸矿池溶浸。浸出剂中的硫酸浓度根据原矿的种类而定,能使浸出液的含酸量在10-50克/升之间,浸出剂中的Fe3+含量控制在10-30克/升之间。为了缩短溶浸时间,浸出方式采用循环浸泡法。当浸出液的Cu浓度大于20克/升时,可送到电解工段电积。40m3左右的一浸矿池溶浸30-50天,铜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此时因浸出速度缓慢,可停止溶浸,对浸渣用酸化水循环洗涤,杂质低的洗涤液返回浸出作业,杂质高的洗涤液用铁屑置换生产海绵铜,残液用碱中和后排放。电积时,同极间距为100mm,电流密度为220-260A/m2,浸出液流量为10-12升/分。当电积后液含Cu量小于18g/升时返回浸出系统,当工艺过程中的杂质含量超过电解液允许量时,通过电积造黑铜或铁屑置换生产海绵铜后,残液用碱中和排放。这样,电积产品可达到一级电铜。
本发明流程短、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环境,特别适合于交通不便的矿山生产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蒗彝族自治县乡镇企业局溶浸炼铜厂,未经宁蒗彝族自治县乡镇企业局溶浸炼铜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4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砂及其制法
- 下一篇:机动车养路费征收条码自动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