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肾小球类肾病的中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4395.9 | 申请日: | 199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6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马忠 |
地址: | 4567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肾小球 肾病 中药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生产方法,尤其为一种由15味成分制成的一种治疗肾小球病的中药。
肾为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所有疾病都会累及肾脏,肾功能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全身的健康:所以肾病是一种多发疑难病,也是困扰了医学界若干世纪的顽症: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透析及肾移植给危重肾病患者带来了一线生机:但高昂的代价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的命运:面对西医徘回不前的局面,有识之士把希望寄托在东方,孜孜不倦的探索着传统中医药的创新。
这种治疗肾小球病的中药的成份、组分(重量)为:每生产出80g药需要干料:鹿茸2-3g,蜈蚣1-2g,冬虫夏草3-6g,白花蛇1g,穿山甲3g,神曲6-18g,砂仁6-18g,人参3g,党参3-9g,黄芪2-25g,芜花3g,大戟3g,地龙6g,泽泻6g,大黄3g。
将诸成份分别烘干→粉碎→诸成份混合→搅拌→过100目筛→成品散剂→成品检验→包装。
所制成的中药可为粉末状散剂,可为颗粒状,亦可为片状。
实施例1:生产80g中药所需要的干料成分、组分为:鹿茸2g,误蚣1g,冬虫夏草3g,黄芪25g,白花蛇1g,穿山甲3g,神曲6g,砂仁6g,人参3g,党参9g,芜花3g,大戟3g,地龙6g,泽泻6g,大黄3g。
实施例2:生产80g中药所需的干料成分、组分为:鹿茸3g,蜈蚣2g,冬虫夏草6g,白花蛇1g,穿山甲3g,神曲折18g,砂仁18g,党参3g,黄芪5g,芜花3g,大戟3g,地龙6g,泽泻6g,大黄3g。
中医肾病理论的突破来自长期临床探索,并非所有肾病因“肾虚所生”。当人体代谢失调,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调节,则会因肾功能的紊乱逐渐造成肾虚、肾衰、尿毒症。从免疫功能系统着手研究,得以逐步解开肾病的发病机理,在免疫平衡理论指导下研制的中药,服用后:可攻补并施,标本兼治,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双向调节阴阳虚实,再造恢复肾肾脏功能,内部临床实践验证,对治疗各类疑难肾病及长期滥用西药造成的综合并发症效果显著:整体平衡调节达到迅速促进治愈病人全面康复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未经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4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