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化油器无效
申请号: | 94104852.7 | 申请日: | 199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6A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21 |
发明(设计)人: | 关砚聪;姚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砚聪;姚德明 |
主分类号: | F02M27/08 | 分类号: | F02M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化油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发动机化油器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荡使化油器内的燃油充分雾化的方法。适合所有靠火花塞点火工作的发动机。
现有的发动机化油器主要由喉管、浮子室和主喷嘴组成。市场上销售的化油器就是这种形式。这种化油器是采用喷雾工作原理,当化油器工作时,燃油经浮子室和主喷嘴喷入喉管中,喉管处空气流速为燃油流速的25倍,因此主喷嘴喷出的燃油被高速气流冲散,成为大小不等的雾状颗粒(即雾化),雾化的燃油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混合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气缸。经测试,雾化的燃油颗粒直径在40-100微米之间,由于雾化不充分,粒径较大,使进入发动机的混合气质量不高,发动机常表现为燃烧不充分,耗油大,排出的废气量大,空气污染严重,发动机启动或加速时存在供油滞后现象。另外,由于普通发动机的压缩比只能介于6-11之间,压缩比高于11即出现爆燃,因此低压缩比限制了发动机功率和转速的提高,同时不利于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发动机化油器的方法,它能够利用超声波振荡将燃油的雾化粒径由40-100微米缩小到1-5微米,提高混合气质量。利用超声波振荡将化油器内的燃油和水同时充分雾化,即成为能防止爆燃的高压缩比发动机化油器,为压缩比高于11的发动机提供安全的工作能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喷雾化油器的浮子室内装入一个超声波换能片,该换能片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1.6-1.7MHZ的高频超声波振荡,使浮子室内的换能片产生相同频率的机械振荡,剧烈的振荡将燃油振裂成粒径为1-5微米的雾状颗粒,这些细微的雾化燃油通过主喷嘴喷入喉管中,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使之进一步雾化,为发动机提供高质量的混合气。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其电位器与化油器的节气门连锁,超声波振幅的大小随节气门开启的大小进行调节。为消除发动机启动或加速时的供油滞后,超声波发生器与一个按钮开关连接,按下此开关能使发生器产生最大振幅的振荡,产生足够的混合气,使发动机迅速启动或加速。在超声波化油器上增加一个装入超声波换能片的水浮子室,即成为高压缩比发动机化油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高频振荡通过化油器浮子室内和水浮子室内的换能片,将燃油和水同时充分雾化,雾化后的燃油和水喷入喉管中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为压缩比高于11的发动机提供能量。
本发明因为只需要在喷雾化油器的浮子室内增设一个超声波换能片,所以化油器主要的工艺结构没有改变,利用生产厂家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很容易进行生产,其成本远远低于计算机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此外,因为燃油的雾化是通过超声波换能片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化油器消除了复杂的怠速调整和启动或加速时的供油滞后,将机械调节变为电路调节,极为迅速和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高压缩比发动机化油器的基本原理图。
参照图1,一个性能良好的超生波换能片(1)被装入化油器浮子室(7)的底部,换能片(1)与一个为其提供超声波振荡的超声波发生器(2)连接,开启超声波发生器(2),换能片(1)产生高频振荡,使燃油充分雾化。这些细微的雾化燃油通过主喷嘴(6)喷入喉管(5)中,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使之进一步雾化,并形成混合气进入发动机气缸。超声波发生器(2)上的电位器(3)与化油器的节气门(4)连锁,超声波振幅的大小随节气门(4)开启的大小进行调节。按钮开关(9)与超声波发生器(2)连接,按下开关(9)能使发生器(2)产生最大振幅的振荡,产生足够的混合气,使发动机迅速启动或加速,启动或加速后将开关(9)断开,发动机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2,在超声波化油器上增加一个装有超声波换能片(11)的水浮子室(12),化油器浮子室(7)内的换能片(1)和水浮子室(12)内的换能片(11)同时由超声波发生器(2)提供高频振荡能量,将燃油和水同时充分雾化。雾化的燃油通过主喷嘴(6)喷入喉管(5)中,雾化的水通过水主喷嘴(13)也喷入喉管(5)中,喉管(5)中的雾化燃油和水与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为高压缩比发动机提供能量。雾化水的喷出量由电位器(10)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砚聪;姚德明,未经关砚聪;姚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4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用彩釉砂
- 下一篇:零平衡微波辐射计的脉冲调制噪声注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