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苦参芩连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4915.9 | 申请日: | 199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1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发明(设计)人: | 柳铁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铁宏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28;A61P1/12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单淑梅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苦参 连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热泻、热痢(肠炎、痢疾)的药。
热泻、热痢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是夏秋季为多,此病的危害极大,目前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病的药主要是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以及中药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以下不足,抗菌素类药物可使皮肤过敏,刺激肠胃引起恶心呕吐等,磺胺类药可导致皮肤过敏,而泻痢停中含有强的松,属激素类,可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治疗热泻、热痢类疾病由于没有适用的药已成为难题。
本发明的任务是:发明一种可有效地治疗热泻、热痢类疾病而无副作用的中药。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构成苦参芩连片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苦参22~26%、黄连12~16%、黄芩12~16%、白芍10~14%、车前子10~14%、双花12~16%、甘草8~12%。
在上述成份中还可加入重量百分比为4~4.5%的颠茄流浸膏。其制备工艺是:取白芍半量粉碎成细粉(80~120目)备用。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分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煎液,滤液浓缩至投料量的1/3,在80℃时加盐酸(2mol/l)调节PH值至2,80℃保温1小时,静置24小时,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为4.0,过滤,沉淀在60℃干燥,粉碎成细粉,待用。苦参粉碎成最粗粉,按照浸膏剂渗漉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17页),用乙醇浸渍24小时,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至无生物碱反应为止,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2(55-60℃测)的浸膏,备用。
甘草、黄莲、白芍(另半量)切片,加十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加入车前子(包煎),加八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药渣再加入八倍量的水,并加入双花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80℃测定),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12小时,过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80℃测定)的浸膏,备用。
将上述各味药和药粉合并加入适量的颠茄流浸膏,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打片、包衣即得。
本发明是针对热泻、热痢等疾病的,而这一类疾病的发病机理为湿热蕴于肠胃,致使肠胃运化失职、湿浊下迫而成排便次数增加,使质稀薄稠粘。甚或份及气血、而呈下利赤白里急后重之象,治当以清热燥湿为大法,配方中的苦参为君,取其苦寒清热燥湿止痢,《名医别录》言其“除伏热肠痹”,《大明木草》谓其“治肠风泻血并热痢”,早在《仁存堂经验方》就以苦参炒焦为末,治血痢不止,《本草正义》称:苦参大苦大寒、退热降火,荡煎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据药理研究证明,苦参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配黄连、黄芩为臣药,二者皆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谓黄连主“肠癖腹痛下痢”黄芩“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本草纲目》又谓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黄芩泻心火,治脾经湿热,治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身热,久不能止者,《伤寒论》治热利之葛根黄芩黄连汤,《素问气机保命集》治热痢之芍药汤等,均以此二物合用,以增强苦寒清热燥湿之力,据药理研究,黄连,黄芩均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尤以舒氏痢疾杆菌的敏感较高,其次费氏,宋内氏,其作用等于或优于磺胺,且不象磺胺类药,氯霉素等易有副作用。
以金银花,白芍,车前子为佐药,其中金银花善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生草药性备要》谓其“能消痈疽疮毒,止痢疾”,《本草通玄》称“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余于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白芍长于柔肝止痛,《神农本草经》云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药品化义》言其治“痢疾腹痛”《本草经疏》更进一步解释说:“白芍能泻肝解脾,脾虚则中气下陷,而成泻痢,白芍则脾中升阳,又使肝胆之邪不敢犯,则泻痢自止矣”,车前子清热利水,渗湿止泻,《滇南本草》谓其“止水泻”,《本草纲目》言其“止暑湿泻痢”,《医扑篡要》解释说:“然要之,行水去妄热,是其可长,解治湿痹五淋,及暑热泻痢,通利小便”。
以甘草调和药性,且兼补脾和胃,以防诸药苦寒伤胃,与白芍合用,可增强缓急止痛之效。
以上七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利湿止泻,柔肝止痛之功,适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铁宏,未经柳铁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4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空气分离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数字调节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