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断式瓶盖上防伪标志的固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5077.7 | 申请日: | 1994-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泉;于学章;马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平谷精工新技术开发所;北京市环誉隐形防伪商标厂 |
主分类号: | B65D47/02 | 分类号: | B65D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疏勤,励根福 |
地址: | 101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断 瓶盖 防伪 标志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饮料及罐头等瓶盖上防伪标志的固定方法,特别适用于铝质瓶盖与铜质防伪标志的固定。
目前在包装物上固定铜质防伪标志的方法,不外乎铆接,镶嵌及粘接等几种方法。经分析否定了铆接及镶嵌的固定方法。因为铆接固定会破坏防伪标志和铝制包装物的完整性,造成密封差,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而镶嵌固定法也因铝制包装质软且薄,易使防伪标志镶嵌不牢而被舍弃,所以确定采用粘接方法。但目前国内生产的粘接剂对铝-铜的粘接大部不易实现或无法实现,仅有个别几家产品尚可使用,但因粘接质量不稳定或粘接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等而被放弃。例:成都某厂生产的QL-甲乙胶,其最佳固化的工艺参数包括有压力P和温度T,且P、T随时间t而变化,不易掌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与克服上述铝质包装物与铜质防伪标志的固定方法的缺点与不足,进而提供一种采用市售粘接剂而达到铝质扭断式瓶盖与铜质防伪标志固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铝质扭断式瓶盖上粘接铜质防伪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市售的SB603H与SB603L胶,以一定比例、温度配成《粘接Ⅰ号》胶,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实现铝质扭断式瓶盖与铜质防伪标志的粘接。其所述的《粘接Ⅰ号》胶采用市售SB603H与SB603L以1∶0.5-1∶1.2的比例(重量比,下同)在(18-25)±3℃温度下混匀配制而成,使用时按下述工艺进行:
将冲压拉伸的瓶盖,经常规清洗、冲洗5-10分钟后,在烘干箱中于50-65℃条件下烘干。烘干后的零件在(25-32)±2℃条件下涂Ⅰ胶,扶正,按3Kg/cm2条件压实,最后将零(部)件码放在工件盒内,置于30±2℃恒温箱内15-30分钟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而且粘接质量好且稳定。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将市售SB603H与SB603L以1∶0.8的比例在室温为25±3℃下混匀,配成《粘接Ⅰ号》胶;
2、将冲压拉伸成型的瓶盖,经常规清洗5-10分钟后,在烘干箱中于50-65℃条件下烘干;
3、在室内温度为25±2℃条件下,将经烘干的铝质扭断式瓶盖与铜质防伪标志,在它们相应粘接面上涂上《粘接Ⅰ号》胶,将零件扶正压实,按3Kg/cm2条件加压;
4、将涂胶后的工件码放在工件盒内,并置于30±2℃的恒温箱内,经25分钟即可检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平谷精工新技术开发所;北京市环誉隐形防伪商标厂,未经北京市平谷精工新技术开发所;北京市环誉隐形防伪商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囊成型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纺织面料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