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棱边加热用的感应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4105299.0 | 申请日: | 1994-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1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亮;高冈健二;堂上康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北芝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加热 感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板材左右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
在轧制线中,板材连续地移动和轧制。这种工况中,具有大范围温降的板材恰好进入轧机之前由感应加热,这样确保板材处于温度一致的状态,然后轧制。图1揭示了上述工况中应用的现有感应加热系统。
如图1所示,作为感应加热系统主要部件的电感器装置1包括两个电感器1A和1B。该电感器1A和1B分别具有C形轭架2A和2B。C形轭架2A和2B的立柱上分别缠绕加热线圈3A和3B。射频(RF)电源4向加热线圈3A和3B供给高频电流。电感器1A和1B配置在轧制线上,以使板材b位于c形轭架2A和2B的开口5A和5B中。电感器1A和1B的底部分别设置若干由电机8驱动的轮7。这样,电感器1A和1B在导轨9上移动到轧制线的中央侧(从板材6的侧边到该中央),如箭头所示。
构成电感装置1的电感器1A和1B设置在轧制线的左右两侧,以使板材6的左右两边(即板材6的棱边线侧)位于电感器1A和1B的开口5A和5B之间。来自RF电源4的高频电流输至加热线圈3A和3B,这样由电感器1A和1B产生的磁力线穿过开口5A和5B。由此,板材6产生了因耦合磁力线导至的涡流,同时被感应加热。如图2所示,轧制线中,沿该线设置的输送辊子10移送所述的板材。然后,当板材6到达电感装置1时,该板材的棱边由电感器1A和1B产生的磁力线加热。
通常,产生按照板材6的宽度、厚度以及加热温度估算板材6和电感器装置1之间的重叠段长度L。然后按照予先估算的重叠段长度L确定电感器装置1的位置。
然后,板材6在输送辊子移送时经常左右移动。鉴于此,板材6的和电感装置1之间的重叠段长度经常产生变化。这就产生了该板材不能均匀加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热材材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该系统中,当输送过程中板材产生左右位移时,该板材的棱边也能够均匀地感应加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用于加热板材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实现的,这种系统包括:电感加热装置,其配置于移动的板材棱边线侧,用于感应加热该板材;移动装置,其用于将该感应加热装置从该板材的棱边线侧移动到该板材的中央;以及一个控制部分其用于控制所述移动装置,所述控制部分包括:阻抗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加热装置的阻抗;阻抗状态校准装置,其用于设定感应加热装置的一个预定阻抗状态;计算装置,其用于计算由所述阻抗校准装置设定的阻抗状态和由所述阻抗检测装置检测到的阻抗之间的差值;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根据所述计算装置计算的差值控制所述移动装置。
此外,为了达到本发明所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加热板材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一组配置在所述移动的板材纵向棱边位置并感应加热该板材的电感器,该电感器具有带开口,并缠绕线圈的轭架;一个向上述线圈输送高频电流的高频电源;一个将上述电感器从板材纵向棱边位置移动到该板材中央的移动机构;一个用于驱动上述移动机构的马达;一个检测马达驱动量的旋转检测器;一种用于检测所述线圈阻抗的阻抗检测器;一种用于根据所述板材加热状态而设定阻抗状态的加热状态校准装置;一种用于计算由所述阻抗状态校准装置设定的阻抗状态和由阻抗检测器检测的阻抗之间差值的比较器,以及一种将上述比较器计算的差值及旋转检测器检测的驱动量反馈给马达的马达控制器。
现在叙述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加热板材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的运行过程。
更准确地说,板材移送时会产生左右位移,这导致重叠段长度经常变化。重叠段长度的改变则引起线圈阻抗的变化。正常情况下,阻抗由阻抗检测器检测,检测的阻抗输入比较器。该比较器将检测的阻抗与加热状态校准器输出的设定阻抗加以比较,并根据该阻抗差发出一个信号输给马达控制器。其结果马达驱动,电感器移动,重叠段长度调整至设定长度。由此,板材在设定的加热状态下进行感应加热。
图1是一个总图,表示了一个现有的用于加热板材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
图2是图1的板材边感应加热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一个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主体部分的视图,该实施例表示了一个用于加热板材棱边的感应加热系统;
图4是一个坐标图,该图表示了一个阻抗差与一个控制量之间的关系。
现参考图3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北芝电机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北芝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