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毒—微生物复合生物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94105301.6 | 申请日: | 199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1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04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瑞;孟小林;朱应;李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鼎章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微生物 复合 生物 杀虫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毒——微生物复合杀虫剂的生产条件、生产工艺、产品检测以及多点应用示范的数据,它属于生命科学中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病毒——微生物复合生物杀虫剂是将昆虫病毒(Insect Virus简称IV)与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ellns thuringiensis简称BT)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按不同组份科学复合精制而成的一种新型生物农药系列产品。
自1938年法国第一个BT杀虫剂商品问世以来,迄今已有几十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唯一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喻子牛《苏芸金杆菌》科学出版社,(1990)271—273]。它对人畜安全无害,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着良好的效益,深受各国的重视。我国自1959年和1961年先后从国外引进BT,经过30多年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旺盛的发展时期。据统计,1990年我国BT年产量约2000吨,至1992年仅两年已发展到约3000吨,1993年为6000吨,预计到1995年可达1.5万吨以上。尽管BT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虫力,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农药,但BT对夜蛾科的害虫不甚敏感,并且不能持续感染和不能形成流行病传播。近年来,美国专家发现某些害虫对BT产生抗药性,如田间的小菜蛾要比实验室纯化的小菜蛾种群对BT的抗性高20倍[Tabashnik.B.E.et.al.《J.Econ.Entomol》(1990)83(5)1671—1676],采用IV与BT复合,抗性可得以克服,IV的应用研究始于40年代,至60年代进入大田,1973年美国棉铃虫病毒杀虫剂问世[Granados et.al.《The Biology of Baculoviruies》vol.II232.CRC press.Inc.USA]。并通过政府登记注册,投入商品生产。FAO推荐用于大田,迄今各国已有20多种IV杀虫剂商品生产。[梁东瑞等《中国昆虫病毒图谱》(1986)1~5,湖南科技出版社]。IV杀虫剂的优点在于:病毒具有特异性强,毒力高,持续效果长,安全无害,并能在害虫群体中引起病毒疾病的流行传播,导致相继的世代害虫持续感病致死,把害虫控制在最低水平,但IV杀虫剂也有其不足,一是杀虫速度比BT稍缓慢,通常3—4天潜伏期,病毒才予复制表达,有的潜伏期更长,作物也有轻度危害。二是宿主范围较窄,即一种病毒大都只防治一种害虫,而不同的作物往往几种害虫共存时,尚需辅以其它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是:吸取IV与微生物杀虫剂的精华,拟研制出昆虫病毒——微生物复合杀虫剂,它既保持了对抗性害虫的专一性、持续性,又获得高效、广谱复合的显著防治效果。并且能克服各自单独使用的缺陷。
为实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适用于本发明的病毒有菜青虫颗粒体病毒(PrGV),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xGV),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广谱病毒(AcNPV);适用于本发明的微生物有苏芸金芽孢杆菌,自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一、标准化IV悬液生产
其工艺流程是:
先配制人工饲料并将其分装于养虫盘中;将昆虫蛹置一定条件下让其羽化为成虫,成虫交配产卵,将卵片消毒后裁剪成一定大小并接种于分装好的人工饲料上;卵在一定条件下孵化成为幼虫,一部分幼虫继续生长、化蛹、羽化进入健康虫生长循环;另一部分幼虫用于病毒感染,病毒在幼虫体内增殖后,采收病死虫,从病死虫中分离提取病毒,然后制成病毒悬液,将病毒悬液定量制备成标准IV悬液。
病毒分离提取:按水∶病虫重=5∶1的比例混合,磨浆,过80目尼龙纱网,500转/分离心10分钟,加入33%的硫酸铵(终浓度),1000转/分离心20分。
二、微生物发酵
1.菌种筛选:
昆虫/土壤分离昆虫病原菌→纯培养→定性感染各种试虫→病死虫→回感验证→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符合柯克定律)→确定有效菌株(用选定试虫)→,田间效果试验)
2.发酵液三、复合
本发明的病毒一微生物复合杀虫剂的生产条件及设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