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沉积铜箔及用一种电解液制造该铜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5576.0 | 申请日: | 199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5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R·杜安·阿珀桑;西德尼·J·克劳塞;理查德·D·帕特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尔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浩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 铜箔 一种 电解液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沉积铜箔,具有4至10微米的无光泽侧面生箔Rtm、在23℃下测得的3868至5626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在23℃下测得的6%至25%的延伸率、在180℃下测得的2110kg/cm2至2813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在180℃下测得的4%至15%的延伸率、以及小于-20%的热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具有1.53g/dm2的重量、4至7微米的无光泽侧面生箔Rtm、在23℃下测得的4571至5626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23℃下测得的6%至15%的延伸率、在180℃下测得的2250kg/cm2至2672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以及在180℃下测得的4%至10%的延伸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具有3.05g/dm2的重量、4至8微米的无光泽侧面生箔Rtm、在23℃下测得的4430至5270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在23℃下测得的12%至18%的延伸率、在180℃测得的2110kg/cm2至2602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限度、以及在180℃下测得的6%至12%的延伸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具有每平方分米6.10克的重量、6至10微米的无光泽侧面生箔Rtm、在23℃下测的3868至4922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在23℃下测得的16%至25%的延伸率、在180℃下测得的2110kg/cm2至2531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以及在180℃下测得的8%至14%的延伸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带有镀覆于所述铜箔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个铜或氧化铜的粗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带有镀覆于所述铜箔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个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中的金属从包括铟、锌、锡、镍、钴、铜锌合金和铜锡合金的组类中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带有镀覆于所述铜箔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个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中的金属从包括锡、铬和铬锌合金的组类中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带有镀覆于所述铜箔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中的金属从包括铟、锌、锡、镍、钴、铜锌合金和铜锡合金的组类中选择,以及带有镀覆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金属从包括锡、铬和铬锌合金的组类中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带有镀覆于所述铜箔至少一个侧面的至少一个铜或氧化铜的粗糙层,镀覆于所述粗糙层的至少一个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中的金属从包括铟、锌、锡、镍、钴、铜锌合金和铜锡合金的组类中选择,以及带有镀覆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至少一个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金属从包括锡、铬和铬锌合金组类中选择。
10.一种叠层板,含有粘结于一个介电基材的至少一个铜箔,所述铜箔具有4至10微米的无光泽侧面生箔Rtm、在23℃下测得的3868至5626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在23℃下测得的6%至25%的延伸率、在180℃下测得的2110kg/cm2至2813kg/cm2范围内的极限抗拉强度、在180℃下测得的4%至15%的延伸率、以及小于-20%的热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尔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古尔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5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