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岐管阀无效
申请号: | 94105716.X | 申请日: | 1994-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4C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深野喜弘;土居义忠;盛敏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8 | 分类号: | F15B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岐管阀 | ||
本发明涉及将电磁操作式的切换阀设置在岐管阀座上的岐管阀。
以往公知的岐管阀例如象图9所示,电磁操作式的切换阀50设有主阀部51及螺线管部54,主阀部51的用于切换压力流体流动方向的阀部件52内藏在阀孔53内,螺线管部54驱动上述阀部件52,所说电磁操作式的切换阀50载置在设有输出口57的岐管阀应55上,使管与安装在上述输出口56,57上的管接头58连接过该管往气缸等流体压力执行元件供给或排出压力流体。
这种岐管阀按照其能力有各种各样大小,但是不管其能力大小如何都需要在其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小型化,使得保管、输送时处理容易,设置时节省空间。尤其重要的是,要使整体高度尽可能地低,实现薄型化,以便有效地利用狭窄的空间。
但是,为了使这种岐管阀薄型化,最好降低岐管阀座55或切换阀50的至少一方的高度,可是,岐管阀座55场合,按照岐管阀能力决定了输出口56、57的开口径,安装其上的管接头58的大小也被决定,所以这些输出口56、57以及管接头58受到尺寸制约,不能制作得太薄(低)。尤其如图所示,当输出口上下并列设置分别安装管接头时,由于受到复数管接头尺寸制约,所以岐管阀座整体高度变厚。
另外,就切换阀50而言,主阀部51中的阀体51a的内部设有阀孔53,内藏阀部件52,并且设有流体开口59等,必须确保必要的阀体尺寸,由于受到这种制约,因此不可能将该主阀部51制作得很薄(低)。
因此,以往的岐管阀的高度由于受到设于岐管阀座55上的输出口56、57以及切换阀50中的主阀部51的尺寸制约,不能使其薄于岐管阀座55高度Hm与切换阀50高度Hv之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电磁操作式的切换阀设置于岐管阀座上的岐管阀排除因设在岐管阀座的输出口而引起的尺寸制约,使其薄型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者们着眼于使用在这种岐管阀上的电磁操作式的切换阀50的结构,想有效地利用其结构。
即,在上述切换阀50中,一般,往往将流体开口59设在阀体51a的下面侧,阀体53设于比该阀体51a的中央部稍稍上方的位置,同时,驱动阀部件52的螺线管部54也被连接到阀体51a侧面的稍上方位置。因此,在切换阀50的下面,主阀部51和螺线管54之间带有台阶。
本发明者们着眼于该切换阀下面的台阶,利用该台阶,以实现岐管阀和薄型化,结果,通过在上述台阶上吸收岐管阀座中因输出口引起的尺寸制约,成功地使岐管阀薄型化,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岐管阀在前端面设有输出口的岐管阀座上,设置电磁操作式切换阀其由内藏阀部件的主阀部和驱动上述阀部件的螺线管部组成,该螺线管部在主阀部端部以偏上方的状态安装,使该切换阀下面的流体开口与岐管阀座上面的流体开口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上述岐管阀座由开有输出口的配管连接部及阀安装部构成,阀安装部的上面比配管连接部的上面低,高度低的阀安装部上载置切换阀的主阀部,同时,使切换阀的螺线管部位于高度高的配管连接部上,以这种状态将上述切换阀安装在岐管阀座上。
在本发明中,可以分体形成上述配管连接部和阀安装部,将它们相互连接。
本发明通过使得岐管阀座的用于安装切换阀的阀安装部的高度比开有输出口的配管连接部的高度低,将岐管阀座和切换阀设置成上述配管连接部位于切换阀的螺线管部的下面,与以往装置相比,岐管阀的高度降低了岐管阀座上面的台阶部分。
结果,即使因输出口及安装其上的管接头尺寸引起制约,也能通过降低与配管连接部分体的阀安装部的高度,实现岐管阀的薄型化。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将若干本发明的岐管阀集合形成的阀集合体的斜视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岐管阀以省略切换阀的状态表示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岐管阀座的正面图;
图4是本发明岐管阀中的切换阀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端板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端板的纵剖正视图;
图7是安装夹的正视图;
图8表示岐管阀座不同实施例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以往岐管阀的侧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将若干本发明的岐管阀V排列在左右端板3、3之间,用联杆等将它们连接成一体,形成阀集成体。
上述岐管阀V大致如图2所示,其是通过在与各切换阀独立的一块岐管1上载置一个切换阀2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沸石
- 下一篇:化学镀镍硼的涂镀组合物及化学镀镍-硼镀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