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脆型甜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5890.5 | 申请日: | 1994-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4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孟潜;刘雅楠;杨涛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0 | 分类号: | A01H1/00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明,王树清 |
地址: | 1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甜脆型 甜玉米 自交系 杂交种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特别是甜脆型(bt1)甜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
人类对甜玉米的栽培和食用仅有100多年的历史。甜玉米单交种的应用首推美国人琼斯于1924年育成的“瑞德格林”,接着1927年史密斯育成著名单交种“高登彭顿”并于1931年被应用于加工成甜玉米罐头,而后大量的甜玉米单交种相继育成。以上提及的甜玉米均属普通型甜玉米,基因型为sul sul。1959年一种基因型为sh2 sh2的特甜玉米(英文Extra sweet翻译而来)单交种开始育成;1975年超甜玉米(英文Super-Sweet译名)单交种问世;而1976-1979年双隐性甜(acWX)、多隐性甜(aedu WX)单交种相继投放市场,给甜玉米家族增添了重要的成员。
超甜玉米包括两种基因型,即bt1 bt1,bt2 bt2。bt1,bt2基因由埃默逊(Emerson et al.1935)分别定位在5L-42和4S-67座位上。长期来未被玉米生产上所利用。到了1975年B rewbaker.]始报道选育超甜玉米单交种的情况,并相继于1975年和1977年,分别育成夏威夷人超甜9号(Hawaiian super-sweet 9#(bt2)、夏威夷人超甜6号(Hawailan super-sweet6#(bt1))。适宜于热带地区种植,食味品质特点是脆性,风味别具一格。缺点是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经营效益低。选育方法是常规系谱选育法,选育材料为适应热带气候的bt1复合种。此后国外没有别的作者发表有关bt1型超甜玉米选育报道。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很少,1989年前没有育成bt1自交系及(改良)单交种,没有专论。仅有的是,曾孟潜(1989),曾孟潜(1991),刘雅楠(1991)等,分别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究工作年报上发表的有关bt1型玉米的信息。
bt1型超甜玉米,白于具有独特的风味,而备受消费者欢迎。在适宜热带种植的bt1型超甜玉米单交种(指夏威夷人超甜9号)发放后,探索适宜温带地区栽培的bt1型超甜玉米的选育方法,及选育出保持bt1型超甜玉米的风味,制种产量高,优势更强的杂交种,必然成为下一步工作的主攻目标。本研究开始进行时国内外还没有别的作者,迄今为止,仍没有别的作者提供有关适宜温带地区bt1型超甜玉米配套的选育方法,及选育出新杂交种并应用于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育甜脆型优良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方法,利用选育的自交系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选出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杂交种。
本发明的甜脆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方法,是将从美国引进的bt1甜脆玉米基因导入适宜温带种植的VC2-1、海7-1、Mo17、Mo17Ht、O103、旅28、旅9宽、二南24、吉63、泰401等普通玉米系。经自交、分离,选出bt1籽粒混合播种混合授粉,形成轮回选择群体,又经过一轮选择获得轮回选择群体C1。再从中分别选择株型类似的优良株,经5代自交并同工酶测定、化学药剂(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育成遗甜bt1-11、遗甜bt1-13两个姊妹系。将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的“145”品系,经遗传测定属bt1型,又经混合授粉,形成选育群体,从后代中选择优良株,经5代自交并同工酶测定、化学药剂(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育成遗甜bt1-15自交系。
本发明的甜脆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隔离条件、适宜行比、错期播种、合理密植、去杂去劣、母本去雄和授粉、分收分藏措施。以遗甜bt1-11×遗甜bt1-13为母本,以遗甜bt1-15自交系为父本,育成科甜111号甜脆玉米改良单交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纤共聚酰胺和由其制备的纤维
- 下一篇:高压送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