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新电脑控制燃料喷射热汽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4106054.3 | 申请日: | 199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天佑 |
主分类号: | F02D41/14 | 分类号: | F02D4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4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控制 燃料 喷射 汽化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电脑或称电子控制燃料喷射系统装置。特别是一种经电脑控制喷射燃油或其它可用燃液并热汽化与空气混合形成最佳配剂的均质易燃混合气供入发动机的装置。适用于与发动机配套工作,供给发动机所需的易燃混合气。可用它来大幅度地降低油耗、节约能源、减小排气污染,并保证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顺利起动。
六十年代后期,由电脑控制的燃料喷射系统装置,在汽车上已进入实用阶段。1967年德国伏克斯瓦根公司,首先把这种装置成批地用在向美国出口车的VW1600型发动机上。后来七十年代初期奔驰350型轿车也采用了这种装置。到现在,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这种装置,而且型式多种多样。其中应用最广泛、最有代表性的是“鲍许电子喷射装置”。92年5月15日科技日报报导:中国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附件研究所、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北京计算机二厂四家联合开发完成的:“汽车用电子控制汽油单点喷射系统”与装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节油高达10%(一般微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比传统化油器省油6-7%),并已列入北京市振兴工业计划。说明我国已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当前算为世界最先进的电脑控制燃料喷射系统装置,也只是解决了配剂精度高一些的问题,仍存在如下缺陷:一是配剂还不是最佳配剂,汽油在气缸中仍燃烧不完、浪费大。二是喷出的油仍属雾状,油颗粒大,混合气质量不佳,排气污染大。三是在制造发动机时就必须对发动机本体进行大的改进,制造成构造复杂、成本昂贵、维修技术要求很高的电脑喷射式专用发动机。四是应用范围窄,不适应现有的很大数量的化油器式发动机。
由于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进行得非常快,燃烧的时间只不过千分之几秒。配剂偏大、质量不佳的雾状混合气,在这极短的时间不能完全彻底燃烧,故浪费大、油耗高、排气污染严重,节能降污效果仍不理想。
以化油器式汽车为例经实验表明,汽车排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燃烧不完全的产物一氧化碳(CO)产生的数量,70-80%决定于化油器;未燃烧产物碳氢化合物(CH)产生的数量,50-60%,决定于化油器;高温燃气中少数氮被氧化成NO、NO2的产物氮氧化合物(NOX)产生的数量,20-30%决定于化油器。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要使发动机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气污染,关键在于燃油的供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电脑控制燃料喷射系统装置的上述缺陷,对症下药地从根本上解决燃油的雾化、最佳配剂和电脑控制燃料喷射系统装置的应用范围及低温起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新电脑控制燃料喷射热汽化器。它适应范围广,局部改动即适用于化油器式发动机,也不必花大成本制造专用的电脑喷射式昂贵发动机。它汽化效果好,将电脑控制燃料喷射系统装置落后的雾化供油变为先进的热汽化供油,产生了质和量的飞跃。燃油或可用燃液全部分馏汽化,以最佳配剂与空气混合形成高质量的均质易燃混合气供给发动机,并在气缸中迅速完全燃烧(或接近完全燃烧)。从而达到在满足发动机主要使用性能和保证发动机动力性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最大限度地降低油耗、减小排气污染、局部改动即适用于化油器式发动机、并能保证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顺利起动,实现全天候正常工作的理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天佑,未经胡天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棘果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刚石树脂砂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