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向热塑性薄膜的吹塑薄膜挤塑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6157.4 | 申请日: | 199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1 |
发明(设计)人: | 矢崎高雄;野吕正孝;松井孝;小林则之;佐野博成;山本孝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油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塑性 薄膜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通过吹塑薄膜挤塑来生产热塑性树脂定向吹塑薄膜的工艺,包括把空气吹进从环形模头挤出的树脂的挤塑膜泡中以便使膜泡膨胀,并用从空气冷却环吹出的空气将膨胀膜泡冷却,其中吹塑薄膜挤塑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即膨胀膜泡的最终直径(b)与在热塑性树脂的结晶温度下膜泡的直径(a)之比((b)/(a))在1.5-10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说的比值((b)/(a))为2-8。
3、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述冷却通过使用装在该空气冷却环下游侧的冷却设备来实现,该设备包括许多具有不同直径的矫正园筒,以一定间隔排列在与环形模头同轴的径向方向上形成环形空气室,其下游端敞开在每两个相邻的矫正园筒之间,其中最外面的矫正园筒有许多用于吸进自然空气的吸气口,以径向方式分布在较靠近空气冷却环的位置而较不靠近最外面的矫正园筒的下游端,其全的矫正园筒在其底端(上游端)区域各有一个进气口以便使空气室通风,其中矫正园筒的高度朝着最外面的一个逐渐增加,以便使园筒下游端可形成用于膜泡的锥形导向器,且吹塑薄膜挤塑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在树脂结晶温度下膜泡的直径(a)的位置在最外层的矫正园筒的下游端的上程(上游)。
4、如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说的膜泡直径(a)的位置在最外层矫正园筒上从其下游端起1/5-4/5高度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说的膜泡直径(a)的位置在最外层矫正园筒下游端的上游5-60厘米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来自空气冷却环的吹塑空气流量是0.01-50米3/分钟。
7、如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说的来自空气冷却环的吹塑空气流量是5-45米3/分钟。
8、如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述的冷却是既用空气冷却环从膜泡外部又用由内冷却园筒吹来的空气从膜泡内部同时进行冷却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要求的工艺,其中空气冷却环的空气流量是0.01-50米3/分钟,内冷却园筒的空气流量是0.01-1米3/分钟。
10、如权利要求8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挤出的膜泡先由装在环形模头正下方的第一空气冷却环从外部进行初步冷却,然后由装在第一空气冷却环下方的第二空气冷却环进行充分冷却,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冷却环通过膜泡周围的园筒形器壁联接,膜泡同时也用一个内冷双园筒从内部进行冷却,所述双园筒包括二根与环形模头同轴排列的垂直导管,每根导管在园筒壁上都有许多吹塑空气进口以便使空气进入内管的内部并通过在内外管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吹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要求的工艺,其中第一空气冷却环的空气流量是0.01-40米3/分,第二空气冷却环的空气流量高于第一空气冷却环的空气流量,其范围是5-50米3/分,内冷却园筒的空气流量是0.01-3米3/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要求的工艺,其中所说的锥形导向器与模孔轴线的夹角为45°-70°。
13、一种适用于能使由通过环形模头进行吹塑薄膜挤塑而制备热塑性塑料薄膜定向的装置,所述模头周围环绕着一个或多个同心空气冷却环,所述装置包括:
许多同心矫正园筒,每根园筒由最内壁和最外壁确定,所述园筒的最外层的最外壁的直径大于最大的空气冷却环的直径,所述园筒的最内层和最外层壁的高度与离开所述模头的径向距离成正比增加,因此最外层园筒最外层壁的高度大于最内层园筒最内层壁的高度,每个园筒在离开所述模头的最下游端是敞开的,而在最上游端是封闭的,
所述的每个园筒上装有通气设备,使所述园筒的内侧与下一个外层园筒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园筒的最外层在所述最外层园筒的最外层壁上有许多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装置周围环境相通,所述开孔和所述通气设备位于各矫正园筒较靠近园筒的上游封闭端,而较不靠近园筒的下游敞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油化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油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1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耐火制品生产工艺
- 下一篇:广告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