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热服无效
申请号: | 94106314.3 | 申请日: | 1994-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志新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H05B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服,属热电辐射劳保产品。
现有的电热服均基于电工学原理直接将电池接到发热体上,产生热量,能防寒保暖,但在电池体积、重量、输出功率、维持时间、发热面积和效率方面很难做到两全其美,这是目前国内市场电热服装未能面世并大量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用6V电池要得到4W功率,据电工原理,发热电阻的阻值为9Ω,很明显,9Ω阻值的发热体,其发热面积和效率是异常小的,因此,将电池直接作用在发热体上不具备理想的实用性;现有技术的另一重大问题是“电热元件如何安放在服装上?”美国和最新技术采用镍铬合金金属薄膜喷涂工艺,虽然先进,但工艺复杂,成本高,适合于太阳能发电使用,而不是微型便携式电池,不符合我国国情;目前国内生产用于电热服装的电热体的方法是将镍铬电阻线织成2-10公分的布带,通常事先规定好长度,一段一段地留出线头,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织造麻烦,容易出现凸凹不平和断丝的情况,难以推广;另外国内还有使用压敏陶瓷作鞋垫者,但推广到服装,受重量、面积及可洗性方面的制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生产轻便、柔软、易洗涤、热效率高,易大量生产的电热服。
本发明的目的将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电热服,包括蓄电池、发热体、面料、衬里,蓄电池与发热体之间设有一个电源逆变器,它包括电池过放电保护及其电源转换升压两个单元,电池过放电保护单元由稳压二极管Z1、电阻R1、三极管Q1、继电器J1组成,Z1的负极与输入电源正极连接并与R1串联接于Q1基极,Q1的发射极接输入电源负极,Q1的集电极与J1的电磁线圈串联接于输入电源正极,J1-1为J1的常开触点,吸合时与输入电源正极接通,电源变换升压单元由三极管Q2、Q3、共基极偏置电阻R2、R3、换向充放电电容C1、抑制交流尖峰二极管Z2、高频变压器B组成,C1与R2并联,C1的正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接,C1的负极分别与Z2串联接输入电源负极,与R3串联接于B2绕组的中心抽头端,B2绕组中的异名端接于Q2的基极,同名端接于Q3的基极,B1绕组的同名端接于Q2的集电极,异名端接于Q3的集电极,B1绕组的中心抽头与输入电源正极连接,Q2、Q3的发射极接输入电源负极。
由于本发明的电热服在电源方面,创造性地运用电源逆变原理,将6V免维护蓄电池通过逆变装置的转换,得出36V的高频交流电源,据电工原理,在保证4W电工率的前提下,使发热体原配电阻值增加36倍,即电热体面积明显增加,电热服的效率明显增加。
其次与电源相配套的创新是电热体采用Φ0.07~0.09mm超细绝缘镍铬电阻丝作为电热元件,利用经改进调整后的缝纫机底梭将出线孔磨光润滑并确定最佳出线松紧度,将双股电阻丝绕在其中,这样用普通缝纫机直接将电热丝扎在电热服装上,这样电热丝的阻值、配量可随心所欲,避免了织带容易断丝的弊病。
由此,本发明具有如下多方面的优点:减轻了电热服的体积重量;增加了发热体的面积;提高了热效率;增强电热服的柔软性,不仅容易洗涤,而且提高了使用寿命;为大批量社会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等等。
图1为本发明电热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源—逆变器和电池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逆变器的电路原理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是一种全身电热保暖服,由金属棉袖衫1、金属棉内裤2、手套3、鞋垫4(或袜子)、电热丝5、衬衫、手套电源输入总插头6、手套电源输出端7、裤、鞋垫(或袜子)电源输入总插头8、鞋垫(或袜子)电源输出端9、鞋垫电源输入插头10、插座、插头小口袋1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志新,未经于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状聚合物胶乳的凝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痔疮的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