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106435.2 | 申请日: | 199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3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8 |
发明(设计)人: | 姜荣锡;白松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气通信公社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 代理人: | 秦开宗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缆 移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防止敷设在管道内的电缆移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为了防止敷设在埋在地下的管道内的电缆,由于外部环境的因素,即,由于车辆的通过而持续地向特定方向施加的驱动力,而向某一个方向移动的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
电缆在管道内移动的现象,通常是因车辆所产生的震动传到地下管道中去而发生的,它并不是由于一下子有很大的力量传给电缆,而是由于车辆的行驶连续不断地把所施加的躯动力传给管道,而引起了敷设在管道内电缆的移动。这是因为,一方面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的位置维持固定不变,而埋设管道的地面上,在车辆行驶的道路上形成特定的车线,所以在管道上面的地面上行驶的车辆的方向只朝着某一个一定的方向。
这样,由于在管道上方的地面上行驶的车辆的方向总是连续不断向着某一个方向,所以虽然每一辆车施加在地下管道上的力很小,但经过一段长的时间,这种力量积蓄起来时,就会显示出非常大的力量。由于这样大的力量,结果造成电缆移动,此时,一般认为平常施加在电缆上的力有几吨那么大。
因此,施加在电缆上的移动力不是仅仅限制在电缆的特定部位,由于产生这种力量的特点,它具有均匀地施加在电缆全长上的特性,因而,电缆是作为一个整体一起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
为了防止这种电缆的移动,在现有技术中,是在管道的进口端设置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用防止电缆被拉入管道内的现象,试图防止管道的移动。
可是,这种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法,虽然电缆固定在进口端了,但由于剩余部分的移动力,在固定部位会产生过大的拉力,而且,为了取得满意的固定效果,必须在固定部位保持相当大的固定力。当在固定部位对电缆施加过大的拉力时,设置在电缆内部的导线,因为是直径比较细的导线,断线的可能性就变大了,而这是在敷设电缆的过程中所必须避免的致命的缺陷。此外,如果在电缆的固定部位对电缆施加很大的固定力的话,由于这种固定力还起着妨碍电缆正常功能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所以不能获得敷设电缆的效果。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研究出来的,它用比较小的力量就能够防止电缆的移动,当从电缆的移动方向来看时,它可以设置在管道的出口侧,以便在电缆上不产生纵向的拉力,而是产生纵向的压力。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能够调节固定间隔的固定装置,以便当电缆的直径有差别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
如上所述,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这种装置由下列各部件所构成:通过相对于管道内表面强烈的摩擦接触以防止电缆与管道相对移动的固定手段;运送上述固定手段的运送部件;当上述固定部件对着管道的内表面沿电缆的直径方向移动时,引导这种移动状态的导向部件;对上述运送部件施加沿管道直径方向的压力,并可自由调节的挤压部件,以便上述固定部件相对于管道的内表面固定下来;介于上述可自由调节的挤压部件和放在管道内的电缆之间,以便使上述挤压部件的挤压力均匀地施加在上述电缆上的支承部件。上述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做成能妥当地插入电缆和管道之间的形状,使它的结构对于装设作业和分离作业都很方便。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特定的方式,上述能够自由调节的挤压部件由下列各种部件构成:许多根交叉联结部件;设置在这些交叉联结部件的交叉部位,其中至少有一个在内部有沿挤压部件纵向的螺孔的滑行部件;以及贯穿上述这些滑行部件,沿着上述挤压部件的纵向延伸的调节部件,借助于该调节部件的旋转,使上述挤压部件的纵向长度伸缩,改变其沿电缆直径方向的长度,从而能对运送部件施加挤压力。
用这种方式构成的防止电缆移动装置,在电缆的固定部位没有拉力而有压力,借助于可变地调节挤压部件,它可以用于直径不同的各种电缆。本发明的这些特点,是利用了运送部件和挤压部件的运动,使得设置在运送部件上的固定部件相对于管道的内表面固定下来而得到的。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止电缆移动装置装在电缆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插入式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分解开来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插入式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设置在管道内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插入式防止电缆移动的装置挤压部件的结构放大了的纵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气通信公社,未经韩国电气通信公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水处置的方法
- 下一篇:制备和纯化α-干扰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