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天然植物根茎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6479.4 | 申请日: | 199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4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09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国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A4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植物 根茎 制品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天然植物根茎制品,特别是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市场上出现了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这些制品均以水泥或锯末或石膏为基材加工而成,这些制品由于其基材本身的特点,使其既无天然植物纵向通达有序的经络,也无天然植物所特有的质感,而是给人以冰凉、坚硬的石质感或是光滑的人为加工的虚假感,因此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仿天然植物根茎,特别是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利用自然界大多数植物普遍具有纵向通达有序的经络的特点,以农作物秸秆或树木细枝条为基材加工而成。这种制品不仅具有与天然植物相似的经络,而且具有天然植物的质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仿天然植物植茎,特别是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制品的基材为诸如棉花秸、高粱秸、玉米秸类农作物秸秆或树木细枝条。
本发明制品的生产方法为:1.将作为制品基材的农作物秸秆或树木细枝条碾轧成粗糙纤维状,备用;2.调配胶联剂:将30%~35%的氯化镁、10%~12%的硫酸亚铁、53%~60%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备用;将上述调配好的混合液与氧化镁按下列比例调成稀糊状的胶联剂:氧化镁40%~45%、混合液55%~60%,搅拌均匀后,备用;3.将已加工好的农作物秸秆或树木细枝条在上述胶联济中充分浸渍透彻后,取出,采用缠绕成形的工艺方法制造成所需产品的形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采用农作物秸秆或树木细枝条为基材,故制品均具有和天然植物相似的纵向通达有序的经络和天然植物的质感,造形自然、美观;2.由于采用缠绕成形的加工工艺,故可根据所需产品的种类而加工成不同的形状;3.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廉。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详述本发明。
选用棉花秸秆作为生产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的基材。
生产工艺过程为:1.将棉花秸秆用机械将其碾轧成粗糙纤维状,备用;2.调配胶联剂:将35%的氯化镁、12%的硫酸亚铁、53%的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备用;将上述调配好的混合液与氧化镁按下列比例调制成稀糊状的胶联剂:氧化镁40%,混合液60%,搅拌均匀后,备用;3.将已加工好的棉花秸秆在上述胶联剂中充分浸渍透彻后,取出,采用缠绕成形的工艺方法制造成所需要产品的形状,干燥后,再经过打磨、喷漆的工艺过程,即可得到自然、美观,具有天然植物质感的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
如果用其它农作物秸秆,如高粱秸、玉米秸、水稻秸或树木细条作本发明产品的基材,其生产工艺过程与选用棉花秸秆作基材的生产工艺过程相同。
利用本发明生产方法,不仅可以生产出自然生动,美观大方的仿树根、仿藤类植物制品,而且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秆或树木细枝条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国,未经崔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