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06977.X | 申请日: | 199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邦政;胁山洋一;松本隆博;田中喜三郎;山本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铸造 装置 冷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用旋转的冷却筒使金属熔液冷却而凝固,连续铸造带状铸片;该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具有三层构造,其中第一层为圆筒状的刚性材料,第二层为圆筒状的冷却用材料,第三层为耐热材料,在上述冷却用材料的内部在其全圆周上贯穿设有沿上述冷却筒的轴向延伸的冷却孔,还具有上述各冷却孔的轴向两端与上述刚性材料的内周部连接的冷却剂通路;其特征在于,冷却用材料的内周面嵌插在同一刚性材料的外周面上并与上述外周面在金相结构上相接合,第三层的耐热材料为在该冷却用材料的外周面上用电镀形成的镀层。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冷却筒,其特征在于,该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的上述刚性材料是由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上述冷却用材料用铜和铜合金中两者任一构成,上述耐热材料由镍、镍合金、钴、钴合金那样的单一镀层和镍-蒙脱土-铬那样的复合镀层中任一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冷却筒,其特征在于,该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的上述刚性材料的内径尺寸与外径尺寸之比为0.4-0.6。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冷却筒,其特征在于,该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的上述冷却用材料的各相邻冷却孔中心在滚筒圆周方向上的间隔不大于同一冷却孔中心与上述冷却用材料外周面的距离的2倍。
5.一种连续铸造装置的冷却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内容:将圆筒状的刚性材料嵌插在圆筒状的冷却用材料内,将约束材料嵌插在该冷却用材料的外周面上,嵌插时两者的接合面用分型剂隔开,将上述刚性材料与上述冷却用材料的接合面保持在真空状态升温到900℃以上并保持在该温度,在上述刚性材料的内周侧加热使其温度高于上述约束材料,利用上述刚性材料与上述约束材料的热膨胀之差加压在上述接合面上使它们在金相结构上接合后,再在冷却用材料的表面上电镀耐热材料,形成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9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核反应堆中冷凝物的收集和循环
- 下一篇:一种治疗怀畸形胎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