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紫外线辐射低可见光小于1.7mm厚度的聚色玻璃及其制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07719.5 申请日: 1994-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99733A 公开(公告)日: 1995-03-08
发明(设计)人: 刘志强;杨连瑞;卫南方;陈中惠;靳秀梅;陈安营 申请(专利权)人: 沁阳市第一玻璃厂
主分类号: C03C4/08 分类号: C03C4/08;C03C3/087;C03C6/06;C03C1/04
代理公司: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代理人: 马忠
地址: 45456***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紫外线 辐射 可见光 小于 1.7 mm 厚度 玻璃 及其 制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玻璃的生产方法,尤其为一种具有抗紫外线、低可见光、超薄型聚色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人们眼睛的保护尤为重要。太阳光直射,光线强、耀眼,要带上太阳能茶色眼镜来保护眼睛,在高温强光环境下工作的人们亦需要带上深色镜片的眼镜来保护眼睛,聚色玻璃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闻世的。我国浙江温州是生产眼镜的重要基地和出口基地,但至今未生产出抗强光的优质的眼镜用玻璃-聚色玻璃,在1987年、1989年、1993年、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承德合永玻璃厂、沙州玻璃厂先后分别在垂直引上的玻璃生产线生产出了茶色眼镜片玻璃,但茶色玻璃镜片的厚度最薄只能达到2.4mm,可见光透过率仅能达到40%,抗紫外线截止能力差。其镜片厚≥2.4mm时,眼镜重,压人的鼻梁,带眼镜时间长感到难受,可见光透过率高、抗紫外线能力差的眼镜片,光线强人们带上这类镜片的眼镜,对眼睛起不到多大的保护作用。而国际上流行的超薄型聚色镜片(镜片厚度≤1.7mm),前述在我国有影响面的诸厂家至今尚未生产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抗紫外线辐射的、低可见光的、聚色玻璃及其制法,这种聚色玻璃的厚度为1.4-1.7mm,颜色为深绿色、深灰色。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我国各地的有关原料作为主料、诸成份之间按一定的重量百分比、工艺参数、进行配制、再加上着色剂、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经多次试验而制成。在研试过程中,建立了一条格法生产线(格法系指“比利时格维伯尔公司平拉生产法”),所研究成功的深绿色聚色玻璃、深灰色聚色玻璃:两者所用的基本成分一样;配料的工艺参数一样;着色剂种类一样,但配比量不一样。这样,在生产时,由深绿色聚色玻璃向深灰色聚色玻璃过渡、或由深灰色聚色玻璃向深绿色聚色玻璃过渡只对色料(着色剂)的各种用量进行调整即可,其它“原料的成分、用量、原料的配料工艺参数指标均不改变(即:一样),这样便缩短了过渡时间,对生产很有利。

生产聚色玻璃的方法:(参见:生产工艺流程图)

(1)、原料

原料名称:主要原料为硅砂、纯碱、白云石、长石、萤石、石灰石、芒硝;助熔剂有萤石、硝酸钠;澄清剂有二氧化铈、硝酸钠;氧化剂为硝酸钠;降低玻璃析晶倾向的主要原料为磷精粉;色料为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镍。

(二)、原料产地

硅砂(河南省伊川),白云石(河南省沁阳),萤石(洛阳)芒硝(甘肃省墩煌),二氧化铈(河北省保定),长石(山东省)石灰石(沁阳),纯碱(河南省焦作),硝酸钠(吉林省),磷精粉(天津)。

(3)、原料的化学成分见附表1

(4)、所需各种原料的粒度要求见附表2

(5)、聚色玻璃(含深绿色、深灰色)的成分、配比(重量百分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阳市第一玻璃厂,未经沁阳市第一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7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